纸媒遭遇寒冬,更需讲求“易读”

2017-12-15 16:26 知音官网发布

  来源:《青年记者》

  笔者认为,所谓“易读”,就是要让受众以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获得最丰富的新闻信息,以利于信息的传播。做到这一点,在当前特别重要。前几年一些国外报纸倒闭,这几年我国先是《新闻晚报》《竞报》等休刊,今年《京华时报》纸刊又停办,进一步引发报人的焦虑。纸媒如何有效应对寒冬?重要的一条是更加重视“易读性”。

  加强“易读性”,要做的方面很多。格雷和利里两位外国学者曾列出公式,要求在100个单词的一个段落的文章中不同的难字不能太多,句子不能太长,等等。这些对我们也是适用的。比如说:

  避免用生僻字词。谡,在“挥泪斩马谡”中,人们比较熟悉。但是,单独用,“谡”的意思是“起来”或“肃静”,有的报纸在新闻中这样用,就是一个生僻字,读者多数看不懂。

  避免滥用方言。济南出版的报纸上多次出现“杠赛来”这个济南方言。时下,人口流动多,在济南的读者也有许多外地人,他们就未必能读懂“杠赛来”。方言一般不宜用在新闻中。

  慎用网络语言。时下报纸上网络语言用得越来越多,这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进步。但是,要选择流行比较广的网络语言。某报有一条新闻中用了“剁手党”(意即购物意愿特别强的人们)。“剁手党”是《咬文嚼字》去年选中的流行语之一,但目前主要在网络上流行。

  不随意夹杂外语。在新闻中用“GDP”“CPI”“WTO”等英语缩写,读者已经熟悉,是可以的。但文中不能随意夹杂外语。某报关于摩拜单车在当地圈地稿中说“画着摩拜单车的Logo”,“Logo”这个英语词恐怕一些读者特别是老年读者感到陌生,不如直接用汉语“标识”。再说,这种做法违反有关文字规范。

  避免用长句子。特别是那些欧化的长句子,定语、状语多,让人读起来费神。

  做到“易读”并不简单,需要采编等各个环节共同努力。至少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才能真正“易读”。

  善用背景,做好解释。背景是用来解释新闻的事实材料。为了读者易于理解新闻,常常是必须有的。在科技、经济等方面迅猛发展的今天,新概念快速增多,背景尤其重要。例如,5月19日各报报道一则重大好消息,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也叫“可燃冰”)试采宣告成功。这是第一次报道,更需要解释。新华社在稿件的第二段有一个背景作了解释,还有的报纸单独刊出一篇背景新闻,解释可燃冰是什么以及试采成功的意义。新闻要有背景,这本来是新闻学的ABC,可有时被忽略了。

  标题明确,避免误读。时下,那种动辄几路“纵队”的复合性标题已经少见了,复合性标题以双行的居多。复合性标题的主题和辅题要关系明确、逻辑严谨,组成一个有机体,才能让读者易于理解,避免误读。

  编排恰当,善用导读。美国报纸设计界认为,好报纸应该像一幅地图,读者能顺利地找到所需到达的位置。把版面按照内容分成“叠”,每叠、每个版安排合理恰当,才能达到上述目的。

  强化导读版(一般指头版)的导读作用,使它成为展示报纸内容的橱窗,尤其重要。导读要简明、重点突出,要求新求美,但不能故弄玄虚、搞文字游戏。最近某报头版头条导读:课堂里老师与同学拥抱的通栏照片,上面压标题《前方捷抱》;而内页刊登的这条新闻的内容,是一所高中毕业班最后一课,班主任给学生发7.5元红包,希望他们高考向750分满分努力。笔者看了几遍,仍然一头雾水,弄不清这个“导读”到底是什么意思。类似的情况可以说相当多见。此外,导读版也不宜仅仅是个简单的目录。有一张四开版的都市报头版常常有20个左右的导读标题,密密麻麻,显然也不能很好地起到导读应有的作用。

  要做到“易读”,最根本的是要树立以读者为本位的理念。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诗以老奶奶能听懂为标准,人民日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给生僻字注音、释意,这都体现了以读者为本。有的报人,读者意识不够强,有的还总以为自己懂的事情,读者也都懂得,自己记得的事情,读者也忘不了,这往往就为读者阅读设置了“拦路虎”,也是需要避免的。

  (责编:马潇(实习)、宋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