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如何创新表达 听各路大咖谈媒体发展
2019-05-20 15:19 知音官网发布
传媒业变革的当下,主流媒体的读者在哪里?优势又在哪里?怎样的媒体表达符合用户“口味”?主流媒体未来的发展路径怎样选择?2月27日,在英大传媒集团主办的新闻年会主论坛上,媒体人通过自己的“媒体眼”观察到了媒体发展进程中的新特点、新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应对之策。
看准“天气” 接牢“地气” 发布人:《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 谢国明
“新时代主流媒体如何有新作为?我总结了8个字——看准‘天气’,接牢‘地气’。‘天气’就是中央的精神,‘地气’就是老百姓的民意。”《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谢国明在演讲一开篇就直接亮明观点。
谢国明提到了新华社最近的两篇文章——《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10种表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后一篇文章还被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重要批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谢国明认为,这两篇文章是新华社在党的十九大前进行了深入调研后而发表的,就是看准了中央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驰而不息改进作风的“天气”。同时,也了解到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一些干部出现了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老百姓感觉到“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事情更不办了”的“新情况”,牢牢接住了“地气”,敢于替老百姓说话。因此,看准“天气”,接牢“地气”,是主流媒体做好报道的根本目的。
如何看准“天气”、接牢“地气”?谢国明给出了三点意见,即认清时代、认清定位、认清职责。
此外,谢国明也表示,如今传统媒体已经不是信息源了,很多大数据表明,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是网络。那么,曾经是人们获取第一手信息的传统媒体该如何发展?谢国明认为,主流媒体一定要成为思想源,成为智库。
受众与现场已愈发同步 发布人: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副总编辑 贺大为
在表达如今的媒体是怎样一种形态时,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副总编辑贺大为为大家讲了一个传统行业的案例。
新华社记者在3年前采访湖南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时,发现他们给每一台生产的挖掘机都装上传感器以及WIFI。于是,当每一台售出的机器在每一次被操作时,都是一次数据的采集。数据采集越来越多后逐渐形成了大数据库。这样集团通过大数据库就可以了解到哪些挖掘操作比较常用?哪些地区销售的某种型号的挖掘机多?哪些部位的零件消耗多?通过数据分析后,该集团就会将各区域客户即将需要的零件提前配送,售后服务又快又好,客户满意度非常高。
通过讲述这一个案,贺大为认为,“在线化+数据化”是组成生产系统的神经网络,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这种思维更应该值得传媒行业学习和借鉴。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方兴未艾,使得当今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在线社会”,传媒生态发生根本性变化,移动化加速了在线化,传媒的生产从采集环节一开始就要在线化。这也就是新华社目前一直在致力并推动的项目——现场云的根本形态。受众与现场越来越同步,新闻的时效、形态、文风等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同时,他还认为,新闻在线生产将会有3个衍生方向,即智能化、社会化、平台化。智能化将替代采编简单重复的劳动,社会化可以将成千上万名采编人员同时在线协同在线生产,而平台化将是未来媒体的必然趋势,即逐渐融合到一个统一应用的平台中,成为平台的一部分。
内容创新是第一优势 发布人:《经济日报》副总编辑 郑波
对于纸质媒体的式微,《经济日报》副总编辑郑波并不气馁。他认为,纸质只是媒体的一种载体,未来会出现更加高科技的载体形式,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内容。
“如何提高媒体的情商、善用媒体的表情,还是要以高水平的内容来表达,理念传播要做到精心制作、精准发力、吸引更多新受众的关键是内容,内容要有策划。”郑波认为,内容创新永远是第一位的。
据其介绍,《经济日报》在2017年策划了一系列栏目,如《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立足于经济领域重点采访报道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一些重大战略;《中经创业榜》则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现年轻创业者的经验和思考;《“六度”观中国》通过大量的数据和评价,以外国人的视角为大家呈现中国社会发展辉煌的成就。这些创新的内容,都收到了不错的口碑。
“现在是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新闻采集,在突发性事件面前,纸媒做不过自媒体和社交媒体。但是,在深度与权威上,中央媒体优势就凸显了。”郑波认为,“我们不要着急,不要抢时间,目前快餐式、碎片化的背景下,跟自媒体、社交媒体竞争是没有优势的,中央媒体的优势在于数据、观点的准确。”
当然,吸引受众的还有一点就是独到的观点和言论。“所有读者看到的新闻都一致,突发性的新闻内容是一样的,唯一不一样的就是对事件解读的观点。哪个观点解读得好,对读者更有场景,就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郑波表示,言论是媒体的灵魂,如果想吸引更多的读者,就需要有独家、鲜明的言论。
把道理像故事一样讲出去 发布人: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白岩松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让故事入耳入脑入心?这是中国媒体人近两年来一直“烧脑”的命题。而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认为,中国传统媒体所犯的错误是——谈方向太多,谈方法太少;谈差异太多,谈共同太少;谈宏观太多,谈细节太少。
具体来说,中央已经将各个行业的方向定了下来,包括传媒领域,但是在这个行业里,又有多少人愿意沉下心来去探究方法?传播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到达,但是媒体如果生硬地给国内外受众讲道理,效果就不是很好,所要传播的理念也不能被人接受。
白岩松认为,中国曾经是一个讲故事的大国,一代又一代人,通过讲故事传承中国文化和传统。但是,近些年,中国的传播只是浮在讲道理的表面。尤其是在对外传播上,“把国内道理直接讲给人家,第一听不懂,第二容易产生抵触,如何把你的道理像讲故事一样讲出去这是需要思考的。”
同时,在与世界交流时,谈差异太多。白岩松认为,“与世界进行交流的基础不是通过差异进行交流的,而是用相同的那部分来进行交流,然后再缩小差异。如果一上来强调的就是差异传播,那么很难达到传播的目的。”
此外,白岩松认为,目前中国媒体的传播讲宏观太多,讲细节太少;讲口号太多,讲故事太少。“讲故事的核心方法是什么,是4个重要的内涵,即人、细节、节奏、情商。”白岩松具体谈到了媒体在传播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他说,人是讲故事的关键,见人见事才能见道理。他还特别提到了细节,“多大的事情都是从细节抓起的”。他认为,宣传和传播怎样才能吸引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细节,细节可以建立可信度。至于讲故事的节奏和情商,白岩松建议,媒体人应该多向过去的说书人学习技巧,在何时停顿,在何时“且听下回分解”,都考验着讲故事人掌握情节的能力和情商。
而对于目前传播的现状,白岩松认为,传播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手机时代结束了,屏幕属于每一个个人,如何增加自己的魅力和吸引力让受众关注,是主流媒体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作者:杜一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