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报 总第727期
2021-04-20 11:21 知音官网发布
红色上海往事:中共“一大”与会者的人物谱系
1921年是一个时间节点。100年前,平均年龄28岁的15个青年,在上海淮海中路召开了中共“一大”。此后,从石库门走到天安门,这里成为了中国一切共产主义星火燎原的起点。石库门里的秘密活动
要谈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绝对无法绕过的两个人,一个是李大钊,第一个写文章向读者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另一个就是陈独秀。
陈独秀是1919年“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一个性格上开阔狂飙的学者、革命家。“五四运动”期间,他曾以北大教授的身份,在北京前门外新世界游艺场五楼天台上纷纷撒下革命传单,而被警察逮捕,监禁98天。
陈独秀成了“英雄”,全国瞩目的思想明星,也成了北京警察厅一个“被记录在案”的危险分子。之后,他再在北京行动就多有“不便”。
在1920年2月的又一次警察追捕风波后,陈独秀答应章士钊、汪精卫的邀请,离开政治中心北京,去风气更宽松的广州,筹办西南大学。在途经上海休整时,他收到一封章士钊的书信:“广州的政潮突起,校址还是设在上海为宜。”陈独秀便不得不留在上海了。
老渔阳里2号,便是好友为陈独秀寻得的住处。《新青年》编辑部,也顺理成章地在这里落定了。
陈独秀住下后,老渔阳里2号就热闹了。他是一块“磁石”,吸引着朋友们来找他。先是《觉悟》副刊的主编邵力子,总是坐着黄包车来。这位大忙人,是“上海滩著名的国民党员”,却满心倾慕马克思主义。
邵力子不仅自己来,还带着斜对门的邻居李汉俊一起来。这位湖北潜江的青年,精通日、英、德、法四门外语,是当时中国最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者之一。
李汉俊还是《星期评论》的三位编辑之一。《星期评论》是当时全国发行量最大的评论媒体之一,高峰能达到十几万份。而且看名字就知道,它原本便是跟随陈独秀、李大钊《每周评论》的风潮而开办起来的报刊。
再是张东荪,《时事新报》的创办人。
以陈独秀为中心,在渔阳里2号集结了越来越多向往马克思主义的青年。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给《时事新报》长期投稿的沈雁冰(茅盾),《新青年》的新编辑李达,《湘江评论》的毛泽东,等等。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共产国际从苏俄派往中国的第一位“使者”,1920年4月造访的维经斯基。“共产国际的使者”让这一幢一楼一底的石库门小房子更加热闹,加快了青年们“建立一个党”的进程。同年5月,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8月成立了党的前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
“秘密活动”往周边的几栋民宅,辐射开去。先是新渔阳里6号,它正在淮海中路(当时叫霞飞路)侧面的一个里弄里。在新渔阳里6号,这群年轻人建立起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又办起了“外国语学社”。校长是维经斯基的翻译杨明斋,日文教师李达,法文教师李汉俊,英文老师是袁振英,俄文老师最多,维经斯基的妻子库兹涅佐娃都可以胜任。
1920年6月《每周评论》被迫关停之后,上海已经释放出了办报环境收紧的信号。上海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们,行事变得更加小心翼翼。他们虽然在《民国公报》上公开登出广告“外国语学社招生”,请有志学习英、俄、日语的同学,前来报名学习。实际上,都是内部推荐入学,不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推荐,就是外地进步团体的介绍。这里出过不少著名的学生,刘少奇、任弼时、任作民、柯庆施等人,都曾在这里学习过外语。
而原本的老渔阳里2号,成为了“青年们慕陈独秀之名来上海的避难所,希望赴苏俄的留学介绍所”。与陈独秀往来的朋友们,肤色、口音、年龄和打扮各有不同,好在上海租界给予了一丝政治和民俗上的掩护,警察们也稍有所顾忌。但他们仍旧在租界当局的监控之中。
而最重要的一处活动新地址,是李汉俊的新住处,望志路106-108号李公馆(如今为兴业路76号)。在那里,1921 年,中共“一大”召开。15位党代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日本各地聚集来到这一处,从7月23日开始,一连开了数天的会议。直到31日夜,一位穿灰色竹布长衫的陌生人(密探)闯入,打断了会议。
年轻的党代表们,十分警惕,逐一奔出后门,在黑夜中四散而去。有人穿街走巷,回到渔阳里2号,有人去到借住的博文女校,有人回到渔阳里6号。那一夜,没有人逃跑。密探离开之后,青年们又重聚起来,再商后事,“把大会挪到附近的小城嘉兴去开”。……(阅读完整内容,请购买当期《新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