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报 总第731期
2021-05-17 14:02 知音官网发布
毛泽东的而立之年:走上革命事业崭新道路
100年前的毛泽东到底是什么样子?或许因为时间太久、历史过于起伏壮阔,今人对于毛泽东难以看得通透。有学者称:“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革命最伟大的创业者。”然而,在开启百年基业之初,他只是会场上的一个年轻人,并非主角。后来,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他?参加中共“一大”,只有一次发言
自1917年4月《新青年》刊发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后,陈独秀就对毛泽东高看一眼。大约在1920年11月,毛泽东接受陈独秀的委托,创建了长沙共产主义小组,该小组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8个发起组之一。毛泽东和何叔衡、彭璜等6人在建党文件上签了名。
1921年的春节,毛泽东是在韶山老家过的。当时,父母已去世,毛泽东和弟妹们围着火塘守岁。毛泽民说,家里起了一次火,又遭败兵勒索和坏人抢劫,家事一年不如一年。毛泽东说,国乱民不安生,要舍家为国,走出去干点事。过完春节,毛泽民随毛泽东离开韶山到了长沙,在湖南一师附小做校务。从此,毛泽东断了后顾之忧,举家投身革命事业。
6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到达上海,建议及时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陈独秀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代理书记李达随即广发英雄帖,邀请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两名代表到上海与会。毛泽东在接信后于6月29日与“何胡子”何叔衡一道在长沙小西码头,登上开往上海的小火轮。
新民学会会员谢觉哉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之召。”谢觉哉后来解释道,“○○○○○”意为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
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后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船上。除担任记录员外,毛泽东只作过一次发言,介绍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情况。他更像是来学习的。上海的李汉俊、李达,北京的刘仁静等精通外文,饱读马克思著作,常常引经据典。毛泽东则很注意思考和消化同志们的意见,常在住的屋子里“走走想想,搔首寻思”,以至听不见别人跟他打招呼。不过,对于大会交给他的记录工作,他一点不马虎。
这就是28岁的毛泽东。年少读书时,他在多所学校名列前茅,却主动退学。那是在选择与思考。选定了终生事业后,他仍在观察和思索,要寻找信仰之路上正确的方向。
领导十次罢工,仅一次失败
“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是最具革命性的阶级。中共一大确立的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就是要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还专门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工人运动。毛泽东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这上面来。”原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副主任张素华说。
1921年冬,江西萍乡的安源路矿工人写信给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请求派人到安源帮助指导工作。书记部派毛泽东前往。
安源煤矿是汉冶萍公司一部,该公司是张之洞等所办知名钢铁企业。因曾向德国和日本借款,公司实权落在帝国主义者手里。矿工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矿井内常发生坍塌、起火等事故。死人是常事,死一个人只给16元钱的安葬费。
公开对工人宣传革命思想当然是行不通的,地方及路矿当局不允许。毛泽东想了个办法——办工人夜校。当时,晏阳初、陶行知等领导的平民教育运动很流行,对底层人民教授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湖南省长赵恒惕也希望借此装饰门面。毛泽东便利用平民教育运动进行活动。就这样,1922年1月,安源第一所工人夜校正式开办,课程有算术和国文。毛泽东给工人上课时,在黑板上写上一个“工”字,然后解释道,上边的一条横线是“天”,下边一条是“地”,工人阶级顶天立地,整个世界都是工人的。
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举行大罢工。经过5天的斗争,工人俱乐部“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得到安全胜利”。从1922年下半年到1923年初,毛泽东先后领导发动了安源路矿等一系列的大罢工,十次中仅一次失败,“大引起社会之注目”。
在毛泽东领导湖南工人运动期间,中共“二大”于1922年7月召开,毛泽东没参加。“1923年6月,在中共三大上,陈独秀总结二大以来的工作,批评了上海、北京、湖北等地的工作,工人运动搞得不是很理想,而表扬湖南同志搞得比较好。最初与毛泽东交往,陈独秀更多看到的是毛泽东的理论水平。这一次,他看到了毛泽东的工作能力。所以,在中共三大期间,毛泽东当选为5位中央局委员之一。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进入幼年的党的领导核心。”张素华说。
毛泽东的工作地点从长沙搬到了上海。这一年刚好是他的而立之年。
铩羽归乡,发现农民的力量
1924年1月,毛泽东参加了国民党“一大”,被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会后,毛泽东被派往上海参加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工作,任执行部组织部秘书兼代文书科主任。由于受到排挤、打击,1924年底毛泽东请假回湖南老家养病。……(阅读完整内容,请购买当期《新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