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报 总第740期

2021-08-16 15:43 知音官网发布

       青年毛泽东心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激起了无数青年的热情。在学习新知识、参加爱国运动的同时,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追寻真理,探索人生的正确道路。在追求真理的探索中,时间最长、心路和经历最曲折的,无疑是毛泽东。
 
培养作风磨炼品格
       1910年,17岁的毛泽东考入湖南省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当他穿着农家的衣服,背着包袱入校读书,许多孩子都嘲笑他。教员让他写了几个字,觉得他能跟上,才允许他插班。在东山小学堂,他认识了萧瑜(子升)、萧三(子暲)兄弟,交了朋友。
       1912年,毛泽东考取湖南省立一中,来到长沙,初步打开了眼界。他来到省图书馆,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图。他在这里非常专心地用功读书,凡是当时从外国文译成中文的名著,他差不多都读遍了。
       1914年,毛泽东考入湖南第一师范,这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湖南第一师范一是免学费,二是聚集了湖南最好的老师。毛泽东在这里遇见了杨昌济、黎锦熙、徐特立、袁吉六等老师。
       杨昌济先生很欣赏毛泽东、蔡和森、萧瑜几个学生。杨先生说:“没有哲学思想的人便很庸俗。”他给学生讲中国及西洋的哲学,讲青年的前途,人们应有人生观、世界观。他的哲学虽是唯心论,但对毛泽东影响颇大。
       青年毛泽东、蔡和森注重培养自己的作风。毛泽东、蔡和森和张昆弟三人经常到岳麓山的爱晚亭读书,每天清早打坐,然后下河里洗冷水澡。毛泽东还在天气寒冷的时候作“日浴”、“风浴”、“雨浴”,以此磨炼自己的品格。
       1917年暑假,毛泽东和萧瑜都不打算回家。他们突发奇想,要去游学,身上一个钱不带,去作长途旅行,以此来考验自己的生存能力。他们说走就走,各自带把旧雨伞和一个小包袱。包袱中包着可供换洗的衣裳、洗脸巾、笔记簿、毛笔和墨盒。
       一路游学也不顺利,萧瑜提议买些纸来,写若干副对联,分别送给那些商店的店主。这样走路写字,他们解决了吃的问题,游历了中乡、安化、益阳、沅江四县,行程几百里。这次游历,让毛泽东实际地考察了中国农村和社会,增长了很多实践经验。
 
革命就是改造中国
       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萧瑜等组织成立了新民学会。在蔡和森的家里,集合了20余人,讨论学会的宗旨、章程。学会的宗旨是:砥砺品行,研究学术。长沙的先进青年第一次团聚在一个组织里了。
       蔡和森是个很激进的青年,立志做改造社会的大事。1918年7月,毛泽东给蔡和森写信商量会务的事情,蔡和森表示,“三年之内,必使我辈团体,成为中国之重心点”。蔡和森和毛泽东都不满足于像杨昌济老师那样做潜心学术的书斋学者,也不以清流自许而回避政治。所谓“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就是革命,改造中国。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毛泽东就是和新民学会的会员们一道探求中国的出路。后来新民学会发生了分化,毛泽东和多数会员接受了共产主义理论。蔡和森、向警予、李维汉、罗章龙、蔡畅、郭亮、何叔衡、张昆弟、罗学瓒、陈昌等后来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成员,在中国革命史上作出了卓越贡献。
       1918年暑假,毛泽东、萧瑜、蔡和森、张昆弟、罗章龙等湖南一师的10个毕业生到了北京,联系留法勤工俭学的事情。当时在蔡元培、李石曾、吴稚晖的鼓动下,国内学生掀起了去法国留学的热潮,大家都想尝试一下。
       到了北京,先寄住在杨昌济先生家里。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过些天,他们在北京大学附近的三眼井胡同租了两间房子,挤在一起。蔡和森、萧瑜等人参加勤工俭学预备班,学习法文,办理出国手续。而毛泽东最终决定不去法国,留在北京。
       萧瑜、蔡和森去上留法预备班了,毛泽东、罗学瓒等人还住三眼井胡同的出租房内,虽然能够接受新知识,增长见识,但是生活压力巨大。北大的经历,毛泽东有得有失。他在北大旁听,得以认识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人,这对后来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至关重要。但是他在北大受到的冷遇,也使他打消了从事学术研究的念头。……(阅读完整内容,请购买当期《新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