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报 总第750期

2021-10-18 14:35 知音官网发布

初进中南海,毛泽东只带了“枪杆子”和“笔杆子”
 
       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一部由西直门进入北平城接管防务。此前进入北平的各路单位谁也没动中南海的2000余间房屋,没有人说明此处将作为中共中央驻地,但大家心照不宣,似乎都在等待着特别的主人到来……
居仁堂里的中央军委
       1949年9月,开国大典前夕,毛泽东由香山双清别墅移居中南海菊香书屋。随之,中央部分机关陆续搬入中南海。进驻中南海的中央军委,将办公地点选在了后墙傍着中海的居仁堂。与之巧合的是,在中国共产党人接手前,此地亦是旧政府的军事重地。
       抗战胜利后,作为国民党政府北平行辕主任的李宗仁,带着他的接收班子在居仁堂办公。傅作义就任“华北剿总”司令后,又将其指挥部设在了居仁堂。据当时中央办公厅行政处的办公室主任田畴回忆,他们刚进中南海时,到居仁堂楼里看过,许多房间门口还挂着诸如“作战室”、“情报室”之类的牌子。
       居仁堂是一座两层的西式建筑,是中南海里旧建筑中最庞大的一栋楼。这座华贵而漂亮的建筑背后,关联着一段民族屈辱的历史。
       本来伫立于此地的,是一组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风格宫殿群落,是“撤帘归政”后的慈禧太后常驻跸的仪銮殿。仪銮殿是正殿,规模最大,共有5间。正中一间是召见大臣的地方,1898年维新变法百余日后,慈禧发动政变,把光绪皇帝召到这里训斥了一顿,然后软禁于瀛台。和此间相邻的东次间,是慈禧的寝宫。据史书记载:五间正殿共面阔近7丈,进深6丈余,比紫禁城中的保和殿面积还大。
       然而,当义和团运动兴起之时,慈禧利用其盲目排外情绪,将运动诱导到其立储取代光绪皇帝,并向反对废帝的列强施压的轨道。列强以保护使馆和传教为名,组成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慈禧挟光绪逃往西安。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将中南海当作驻军的营地。联军统帅瓦德西,把统帅部设在由日军占据的仪銮殿。后驻扎在此的德军厨房着火,耗资数百万两官银的宫殿,竟遭毁于一旦。
       慈禧返京后,接受外国使节建议,在仪銮殿遗址新建西式洋楼,用于接待、宴请外国女宾,以示和列强修好。于是,废墟上重兴土木,耗资500余万两白银,建起一座与原仪銮殿规模相当的建筑。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工程竣工,慈禧为之定名“海晏堂”。
       然而,海晏堂并没给衰落的晚清带来四海晏安的景气,春秋七异,清王朝便在辛亥枪声中寿终正寝。民国第一任总统袁世凯,当权后把海晏堂作为自己办公会客的场所,更名居仁堂。
1915年12月12日,想尝尝黄袍加身滋味的袁世凯,在居仁堂建起他的洪宪王朝。特制的龙案上,摆着“叠羽冲天冠”,他身着元帅服,在居仁堂接受文官武将的朝贺。但这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王朝,更是命短。
       因为中央军委和总参谋部都在这里办公,并在这里召开一些重要的军事会议,中南海的孩子们,便常常可以在居仁堂的前前后后,看到那些从红军时期到解放战争各个期间的赫赫战将们。
       中央军委搬进中南海后,作为代总参谋长的聂荣臻,就在这里主持日常的工作。他的办公室在居仁堂的东面,中间是会议室,西面是挂满了军用地图的作战室。据说他在此主持工作期间,每天都在早晨8时,准点走进办公室。不过,他当时并未把家舍搬进中南海,而仍然在他一进北京就住的、位于中南海东南的景山东街。 
中南海院落里的中宣部
       在中南海怀仁堂附近,有几个以某某堂命名的院落,由北而南依次是来福堂、增福堂、永福堂、锡福堂。中宣部的领导和干部们,就工作和起居在这些院落里。
       来、增、永、锡四堂的正门,都在西面,门口也是一条南北向的路,比东面角道要宽阔一些。这条路的北口,几乎与怀仁堂相对。也就是说,四堂的院落,在居仁堂正南偏东一点点。这条路往南,则可通当时林伯渠居住的颐园、刘少奇居住的卍字廊。……(阅读完整内容,请购买当期《新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