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报 总第756期

2022-02-14 15:45 知音官网发布

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路:英雄不朽,魂兮归来
       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伟大胜利的背后有着伟大的牺牲,现已确认的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万多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永远长眠在异乡。自2014年始,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安葬工作,成为一件始终牵动着全国人民最深厚的民族情感的大事。
 
在朝鲜境内修建烈士陵园
       抗美援朝战争是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第一场大规模的现代化局部战争,到战争结束时,双方在战场上投入的兵力已达300多万人。战场上兵力之密度、双方对抗之激烈、斗争之残酷,都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抗美援朝期间,战场情况异常复杂、作战地域不断改变,要把烈士遗骸送回国内安葬,困难是非常大的。烈士遗骸基本上是距一线阵地30华里—50华里处就地掩埋安葬,且墓地分布极其分散。
当时,为了进一步做好战时烈士工作,志愿军政治部专门下发文件,明确了回祖国安葬的标准:团以上干部及特等功臣、一级英模,安葬于沈阳烈士陵园;营级干部以及一等功臣、二级英模,安葬于丹东、集安、长甸河口等地。
       战争结束后,志愿军烈士遗骸没能回葬国内,一是因为大量烈士遗骸的运回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敌军仍掌握制空权的情形下也不现实;另外,不回葬国内也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
       为了使分散在朝鲜各地的志愿军烈士得到妥善安葬,从1953年9月开始,志愿军各部队陆续启动牺牲烈士的搬运与烈士陵园修建工作。在查对烈士、制碑、制棺、选址修建和移葬等程序中,遵循“就地选择地址,适当集中修建”的原则,尽量改造原有陵园墓地,少建新陵园。
       1954年5月,志愿军总部专门召开修建烈士陵园工作会议,军师两级普遍成立烈士陵园修建委员会和办公室。我国政府拨出建设专款,并从国内选派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和雕塑家,到朝鲜直接参加陵园的建设。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在朝鲜境内共建起8处中心烈士陵园,即: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云山志愿军烈士陵园、价川志愿军烈士陵园、长津湖烈士陵园、开城志愿军烈士陵园、上甘岭志愿军烈士陵园、金城志愿军烈士陵园、新安洲志愿军烈士陵园。
       位于平壤以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是朝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志愿军烈士陵园。陵园始建于1954年,包括毛泽东长子毛岸英在内的134名志愿军烈士长眠于此。
       由于朝鲜地理条件特殊,当年志愿军作战地域狭长,最远时曾推进到汉城(今首尔)和“三七线”上的平泽地区,以上8处烈士陵园不可能将志愿军烈士全部安葬,仍有很多分葬在朝鲜各地。
       1970年,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20周年,根据金日成的指示,并征得中国政府同意,朝鲜方面补助专款,在平壤兄弟山为志愿军修建了合葬墓。其后,朝鲜还修建了60多个烈士陵园、200多个志愿军烈士合葬墓,将分散在各地的大部分志愿军烈士集中安葬。时至今日,仍有新发现的志愿军烈士的遗骨被运往合葬墓,只是姓名已经无从考证。
 
双方阵亡人员遗体首次交换
       1951年7月,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后,战争双方在“三八线”南北地区又进行了长达两年之久的阵地攻防战。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志愿军战士牺牲在“三八线”以南的原敌占区。
       战争期间,双方出于人道主义,都对阵亡者进行了掩埋。志愿军离开时,会临时掩埋好战友遗体,以便战后妥善安葬。但战后,特别是在原敌占区对零散掩埋的战死者遗骸的收集难免会有遗落……(阅读完整内容,请购买当期《新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