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报 总第758期

2022-02-14 15:57 知音官网发布

中美入世谈判秘闻:最后的六天六夜
       1986年,中国提出恢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申请,1995年后复关谈判转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谈判,直到2001年中国加入WTO,全程历经15年。
 
“谈判是有国家尊严在里头的”
       入世谈判过程中,中国与WTO(注:世界贸易组织)的37个成员展开了拉锯式的双边谈判。其中最难打的硬仗,莫过于中美谈判,双方谈判共进行了25轮,非正式磋商不计其数。有西方经济学家评价,这是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史上最艰难的一次较量。
       对于这场漫长的谈判,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确定了三条原则:一、WTO没有中国参与是不完整的;二、中国必须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三、坚持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中方代表团在谈判桌上与美方展开了唇枪舌剑的讨价还价和寸步不让的意志比拼。
       那么,美国是一个怎样的谈判对手?
       “强势、较真、过度自信。”参与过入世谈判的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抛出了这样几个形容词。
       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佟志广还有过一个精妙的比喻:“美国就像一个被惯坏的孩子,到理发馆里剃头,他不老老实实坐着,他老动。你得用很大的力量把他按住。”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则对美方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印象深刻:“她有一双狼的眼睛。”谈判桌上,她的外号是“贪婪女士”。朱镕基总理曾评价她的谈判风格是“得寸进尺”。
       这也是美方代表团的风格:极限施压、立场强硬,开口就说在这些问题上没有谈判的余地;漫天要价是家常便饭,当中国针对他们提出的条件展开谈判并即将取得进展之际,他们又提出新的条件;出尔反尔,常常食言,即使之前签署的文件,他们依然可以随时推翻。
       “美国不是不希望中国复关,他们早就看准了中国是个大市场,他们希望中国复关,更希望在复关谈判中获得令他们满意的利益。”周世俭说。
       与其他国家不同,美国对谈判的所有内容都感兴趣——从汽车到小麦、从金融到电信、从电影到分销,要求解决几千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如果能与美国达成协议,相当于翻越了一座高山,扫平了中国入世路上最大的障碍。
       不过,在对上述技术性问题进行磋商时,美方常常摆出一副“我代表世界”的架势上谈判桌,于是,中方不得不花费时间先和对手打“态度战”。
       在一次关于肉类检疫的谈判中,中方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要求对美国出口到中国市场的肉类进行严格检查,美国代表认为,他们的肉安全得很,不必进行检查。“后来他还说,你们国家的肉都是注水肉之类的,不要说人不吃,就连狗都不会吃。我一听就特别生气,我说你谈判可以谈,但别侮辱我们。我很严厉地跟他说:今天我不想跟你谈,你最好离开我的办公室!”
       原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对美国人拍过桌子。那是在谈判的最后阶段,美国总统经济顾问斯珀林对中国谈判代表团气急败坏地说:“你们的这个条件,永远、永远、永远……也加入不了世贸组织!”他连说了6个“永远”。石广生一听就火了,“啪”的一声拍了桌子:“你记住,你是在中国的领土上,中国过去受人摆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他太了解美国人吃软怕硬的套路了,这群人看不起谈判中的软弱者,这个时候必须“把他们的盛气压下去”。
 
美方在支持中国加入WTO上反复摇摆
       1999年,是中美谈判的关键一年。
       这年4月,朱镕基总理访美。中外观察家认为,这是中美“水到渠成”达成双边协议的好时机。此前中美已进行了21轮的磋商,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多数领域已达成或接近达成一致。从技术层面看,签的条件已经具备了。
       但是,美国的政治气候有些糟糕。在双方第21轮磋商中,美方助理贸易代表卡希迪表示,中国加入WTO这件事在美国越来越成为党派之争,国会批评甚多……(阅读完整内容,请购买当期《新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