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报 总第795期

2022-11-01 09:53 知音官网发布

革命之路:中共中央驻地的历史变迁
 
梦想,从上海启航
       1921年7月底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和嘉兴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党的第一个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驻地为上海。
       党中央之所以选择上海作为第一个驻地,除了因为这里是中共早期党组织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还基于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首先,便于在工人阶级中开展工作。上海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中国工人阶级较为密集。其次,便于同共产国际保持密切联系。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建立的,后又正式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它的一个支部,需要保持与共产国际的密切联系以获得工作上的指导和帮助,而上海是共产国际在远东地区的活动中心。
       再者,便于躲避政府当局的破坏。上海当时华洋势力混处、社会成分复杂,特别是在大片的外国租界内,北洋政府的统治力量比较薄弱,比较适合党中央开展秘密的革命工作。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会上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作为全党的最高领导机构。会后没几个月,党中央的驻地就发生了变化。
       原因在于:一方面,在租界里活动虽然避免了北洋政府的破坏,却难以逃避来自租界当局的压力。当时正值“十月革命”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高潮,西方各国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加强了对共产主义运动的打击。作为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的陈独秀,在1921年10月和1922年8月两次被租界当局以宣传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罪名逮捕,党中央领导工人运动的主要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也被租界当局查封。另一方面,上海的产业工人虽然人数众多,但阶级矛盾并不是十分尖锐,且工人中间传统帮会组织比较盛行,共产党领导的力量很难打入其中开展工作。
       当时,以北京长辛店等地北方铁路工人为主体的工人运动形势高涨,为了更好地领导北方地区的工作,中共中央于1922年11月左右迁驻北京。然而,党中央这次在北京停留的时间并不长。1923年2月,中共领导轰轰烈烈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北洋政府血腥镇压,酿成震惊全国的“二七”惨案,党组织在北方的力量遭到严重破坏,中共中央被迫迁回上海。
 
浪涌羊城,国共携手
       早在党中央迁往北京之前,共产国际就曾有意将广州作为中共中央的新驻地。当时,国民党领袖孙中山在广州建立了陆海军大元帅府,共产国际认为广州的政治氛围能够允许中共中央合法地进行活动,也便于国共两党合作开展革命工作。为此,1922年7月,共产国际曾明确要求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往广州。
       但就在这一命令发出的同一时期,广州政府内部发生分裂,孙中山的手下大将陈炯明发动兵变、炮轰广州大元帅府,孙中山被迫乘中山舰离开广州。广州政局的恶化让共产国际关于党中央迁址的命令变成了一纸空文。
       等到第二年中共中央从北京返回上海的时候,南方的局势已经好转,孙中山重新控制了广州政权。此时的中国共产党需要一个安全的地方来召开党的“三大”,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之后,中共中央决定按照共产国际此前作出的指示,于1923年5月将驻地迁往广州。
       1923年 6 月 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会议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这样看来,广州似乎理应成为中共中央的长期驻地。
       但事实上,有不少同志对党中央留在广州表示不满。他们认为广州的工人运动基础不是很好,在国内政治版图上的地位比不上北京或上海,在地理上又偏安一隅,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交通十分不便……(阅读完整内容,请购买当期《新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