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报 总第811期
2023-01-18 16:05 知音官网发布
激情“一五”:中国工业的起步密码
1953年元旦,《人民日报》社论中出现这样一段话:“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人们还听到了一个新名词——“第一个五年计划”。毛泽东首倡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1949年10月,新中国宣告成立不久,苏联政府即发来外交照会,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多月后,毛泽东踏上前往莫斯科的列车。此行,最大的收获是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返回北京的毛泽东在中央高层会议上说:条约定下来比不定好,定下来,就有了靠,可以放手做别的事情,“别的事情”指的就是经济建设。
1951年2月中旬,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构想,首次明确提出了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设想。在具体操作上,就是借鉴苏联的“五年计划”模式,并积极寻求苏联的全面援助。
1952年8月,周恩来、陈云、李富春带领30多名专家前往苏联。在莫斯科,中苏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会谈。对于“一五”计划草案,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看后建议说,国家应当有统一的计划,既包括民用建设,也包括军事建设,而《草案》没有把军事建设包括进去。“一五”计划草案中规定工业总产值每年递增20%,太高了,应降到15%或14%。他还说,计划不能打得太满,要留有余地,以应付意外困难。
在苏联援华大局方针定下之后,周恩来、陈云等人率先回国,副团长李富春率团具体商谈援助项目。9月24日,毛泽东即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听取他们的汇报。经过反复论证,中央决定学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正是在此次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初步设想。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迎接1953年的伟大任务》的社论,指出:“1953年将是我国进入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将“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
苏联诚心实意的援助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级知识分子共有6万多人,但大多数集中在教育、卫生、文学艺术等领域,从国民党旧政权那里接收下来的各类工程师和技术专家只有2万余人。因此,“一五”期间,苏联对华援助的关键是企业援建和技术转让。
苏联援建工厂时,几乎以包干一切的态度。“从选择厂址,搜集设计基础资料,进行设计(苏方承担70%—80%),供应设备(苏方承担50%—70%),无偿提供技术资料,直到指导建筑安装和开工运行”。为此,苏方动员了所有援华项目设备的有关人员,全力以赴投入到设备的生产供应工作中。
如援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设备中,有一台3500吨压力的压床,自重700吨,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制造厂把莫斯科到长春的铁路、隧道、桥梁做了一次全面检查和整修,并专门制造了一部特别列车来运送这个庞然大物。
在执行“一五”计划的具体工作中,苏联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提供了巨大帮助。比如,过去中国被认为是贫油国家,而苏联专家根据石油生成的原理,并将中国地层构造与周边国家比较后指出,“中国处在油田国家的中间,中国地下石油资源是丰富的”……(阅读完整内容,请购买当期《新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