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报 总第824期
2023-04-14 11:13 知音官网发布
毛泽东浓郁的“教师情结”:本想当一名教书先生
青年毛泽东最大的人生愿望和职业梦想是当一名教师。即使后来成为闪耀着诸多璀璨光环的世界巨人,也一直对教师这个职业念念不忘和孜孜向往。他浓郁的教师情结、师生情谊和教育情怀,已成为其波澜壮阔的伟大人生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系我职业”
1917年8月23日,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的毛泽东,给历史和国文老师黎锦熙写了一封3200余字的长信,郑重谈到自己的“教书”问题,“陈求指答”。其中写道:“现届毕业不远,毕业之后,自思读书为上,教书、办事为下……”他还谈到自己“久思组织私塾”的念头,计划“采古讲学与今学校二者之长”,“课程则以略通国学大要为准”。可见,当时的毛泽东一直在为自己未来的教师生涯和办学计划而思索。
1918年6月,毛泽东以优异成绩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8月11日,他致信在湘潭的一师同学、新民学会会员罗学瓒,希望他从事教育工作。他深感同学中应该“多几个从事小学教育之人”,否则“后路空虚,非计之得”。他认为,在其他方面就业,“不如从事教育之有大益”。
1919年9月5日,毛泽东在从长沙修业小学寄给黎锦熙的信中自豪而自信地写道:“我是学教育的一个人。”1920年3月14日,他在致同学周世钊的信中写道:“关于生活费用取得的方法,约定为下列几种:(1)教课(每人每周六小时乃至十小时)。(2)投稿(论文稿或新闻稿)。(3)编书(编一种或数种可以卖稿的书)。(4)劳力的工作(此项以不消费为主,如自炊自濯等)。”11月25日,他在给向警予的信中又写道:“教育系我职业,顿湘两年,业已决计。”
1920年12月1日,他在给蔡和森的信中提出:“教育一要有钱,二要有人,三要有机关……共产党人非取政权,且不能安息于其宇下,更安能握得其教育权?”由此可见,毛泽东对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入到只有通过夺取政权才能掌握教育权的革命道理。
1921年1月16日,毛泽东出席新民学会在文化书社举行的例会。在讨论“会员个人生活方法”时,他认真地说:“我可愿做的工作:一教书,一新闻记者,将来多半要赖这两项工作的月薪来生活。”换言之,毛泽东早期的理想工作第一选择是教书,是把教师职业作为谋生的途径和实现理想的平台。
1921年9月29日,已经参加了中共“一大”的毛泽东致信少年中国学会第三届执行部主任杨钟健,寄去补填的“入会志愿书”,并附上自己填写的“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终身志业调查表”。在该表“终身欲研究之学术”一栏中,毛泽东写有“教育学”3个字;在“终身欲从事之事业”一栏中,写有“教育事业”4个字;在“将来终身维持生活之方法”一栏中,写有“‘教育事业之月薪酬报’及‘文字稿费’”;在“备考”一栏中,则较为详尽地填写了这样一段文字:“所志愿之事业现时还只着手预备,预备三年或四年。后个人须赴国外求学,至少五年,地点在俄。后再回国,从事所欲办之事业。”
这表明,毛泽东对“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可以说是深思熟虑、信念坚定,不仅确定了具体、可行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而且制定了较为长远、科学的人生发展规划。
“当名教书先生也是不容易的呢”
毛泽东的教书岁月,大体可分为5个阶段:
一是1917年9月在湖南一师附小进行的教学实习阶段。毛泽东“首登讲台”讲授国文,教学设计精细,深得好评。二是1917年10月至1918年5月在湖南一师担任学友会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期间开办工人夜学阶段。毛泽东既是夜学组织管理者,又是历史教员,与工人亦师亦友。三是1919年4月至1920年9月担任长沙修业小学历史教员阶段。毛泽东一边教书,一边革命,在教育实践和社会活动中初试锋芒。四是1920年秋至1921年冬担任湖南一师附属小学主事(校长)阶段。其间,毛泽东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大力革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实施学校民主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利用这一阵地积极开展革命活动,使附小生机勃勃,面貌焕然一新。五是1921年9月至1922年5月兼任湖南一师师范部第22班国文教员阶段。毛泽东因材施教,文以载道,课堂教学别开生面,他还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和革命教育……(阅读完整内容,请购买当期《新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