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杂志 2025年3月上半月版

2025-04-07 16:09 知音官网发布



“最美教师”启开大山新视界:此兴若未谐,此心终不歇
文/袁正琴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龙山镇彭家沟小学,有一位“万能”的校长:教书兼门卫、保安带打杂,网络故障、宿舍漏水、电线短路,他无所不会。同时,他还是一个“异想天开”的老师,让这所深山小学充满了“科技范”。
       可在妻子吴海燕的眼里,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隐形人”——
望远山而前行:一个都不能少
       “这孩子得赶紧转院。”医生紧锁着眉头对彭玉生说。
       2001年4月26日早上,彭玉生扶着肚子痛了一夜的吴海燕走走停停,好不容易等到班车,花了近一个小时才赶到镇医院。吴海燕刚一进产房,儿子伟子就出生了,可孩子竟全身乌黑。
       医生简单处理后,彭玉生抱着孩子往武当山特区医院赶,一路上,他的心怦怦跳个不停……
       1996年,20岁的彭玉生师范毕业,他放弃进城的机会,回到家乡龙山镇的彭家沟小学执教。
       龙山镇是位于丹江口水库腹地的一座半岛,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交通十分不便。而彭家沟村是龙山镇最偏远的村落,彭家沟小学教学点校舍破旧,下雨漏雨,刮风漏风。
       一众亲友们劝说彭玉生:“你这好不容易考出去了,怎么还想着要回来?”“我回来,是因为自己吃过的苦不希望库区的娃娃们再吃一遍。”
       见到了外面多彩的世界,彭玉生深知,唯有读书,才是库区孩子最好的出路。他默默在心里许下诺言:库区的适龄儿童都得来上学,一个都不能少!
       一次,为了劝回一个失学的女孩,他“三顾茅庐”去家访,帮着干农活,家长才松了口:“明天早上就送她到学校去。”返校途中,为了躲避狗的追咬,彭玉生不慎掉进荆棘丛里,扭伤了脚,浑身多处被划伤,还丢了一只鞋。他一瘸一拐地摸黑走了3公里山路回到学校,虽然狼狈,可心里却充满希冀。
       然而,女孩第二天并没有到校。彭玉生第四次家访时,家长才吐露苦衷:“家里实在没钱了,还指望孩子帮忙干活呢!”“孩子必须去上学!”看着女孩小心翼翼却又渴望的眼神,彭玉生心一横,承诺道:“学费、生活费包在我身上,不让你们拿一分钱。”终于,女孩重回学校。
       2000年,彭玉生与在校门口开小卖部的吴海燕结婚。吴海燕很高兴,丈夫的单位离得近,很多事可以给自己搭把手。可很快,她发现,彭玉生一心都在学校,白天上课晚上家访,足迹遍布彭家沟所辖范围的沟沟岔岔。
       2001年4月24日,吴海燕感觉肚子有些不舒服,想让彭玉生陪她去医院待产。“那我明天去学校协调一下就带你去。”见他还要去学校,吴海燕欲言又止。
       谁知第二天晚上,吴海燕肚子突然剧痛,有了生产的迹象。村医守了一晚上后建议送医院。彭家沟村实在太偏僻,吴海燕在路上耽搁了太久,儿子伟子刚出生就被建议转院。
       彭玉生带着孩子前往十堰,吴海燕在镇医院焦急等待。好在经过治疗,孩子脱离了危险,彭玉生这才抱着孩子回到镇医院。吴海燕接过孩子后,紧紧地抱在怀里,眼泪像洪水决堤一样倾泻而下。后怕不已的彭玉生也潸然泪下。
       可他没时间儿女情长,妻儿都没事后,彭玉生转身又回到了学校。望着丈夫匆匆离去的背影,吴海燕很委屈,但她也知道,学校里还有小娃娃住校,实在离不开人。
       彭玉生心里装着学校的娃娃,每个娃娃家里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
       小杰的爸妈每到捕鱼季节,就带着孩子住到江心的临时家里。为接小杰回去上学,彭玉生和同事骑摩托车到江边,又搭乘渔船近半个小时找到小杰父母,提议让小杰住到学校。小杰爸爸有些激动,连连点头:“有你们这么负责的老师,孩子住到学校我放心。”
       渐渐地,乡村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撑船家访孤岛上的学生,资助40多名学生,劝返面临失学的学生50多人……都已经成为过去式。
无边界教学:让孩子成为主角
       2005年8月,彭玉生被任命为校长。学生齐了,怎么让他们爱上学习,彭玉生一直在琢磨着。
       有一天上课,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学前启蒙的缺失,对数的概念不是很清晰。那天下课时,他心念一动:何不把书本上的场景搬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现实中学习呢?
       他立即组织孩子们来到简易的滑梯边上:“现在我们开始滑滑梯。”孩子们开心得叽叽喳喳说闹个不停。坐滑梯过程中,彭玉生告诉他们:“你们每个人要记住自己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一共有几个人。”十几分钟的滑梯游戏结束后,学生们对数的理解具象化了。
       彭玉生得到启发,课堂形式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从那时起,他开始了“无边界教学”的探索。
       语文课,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田野,描绘蓝天白云下的麦浪;数学课,老师带着他们从山的这边跑到那边,体验往返问题。
       美术老师带着他们走进自然,画金灿灿的油菜花;他们和音乐老师齐排坐在山顶,拿着石片、树叶、砂壶,自编自唱属于他们的歌。
       科学课,孩子们在夜晚的操场上观星,在雨后的山坡看蚯蚓钻土,在村民的加工房研究马达。他们就地取材,开展“自制玩具研究”,捡起碎瓦片做陀螺,摘下扁豆夹做口哨,捡起废纸折飞车。
       孩子们一起野炊、烧烤、放风筝,还创办了诗社,写出属于自己的诗:
       土地是小花的家/橘子树是知了的家/石板是蜈蚣的家/我的肚子是肉包子的家/妈妈的心是我的家。
       彭家沟小学的每个孩子都有一本“成长银行存折”,里面记录着他们每一个成长瞬间。不爱笑的娃娃更爱笑爱说了,爱画画的娃娃美术越画越好了,写诗的孩子写出了大家没看到的小细节……
       努力最终得到回报,在一次夏季举行的学业调研考试中,学校取得了全镇9个单科第一的好成绩。
       2006年10月,彭玉生被评为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十堰电视台来学校采访,当记者问周围人时,他们说彭老师是“活菩萨、穷大方、工作狂”,有的家长说:“只要有彭老师在这儿,我们就放心。”
       彭玉生一心扑在学校,既教学又管学校师生的吃喝拉撒睡,细致程度堪比金牌保姆。
       彭家沟小学条件差,新老师来了就走。为了吸引优秀的年轻老师,彭玉生四处奔走,筹集资金改善学校环境。
       2012年,老师们告别了老房子,住进了新宿舍。食堂、操场、厕所也都焕然一新。8月,两位特岗老师的到来让学校有了生机。
       “我打算买一辆摩托车。”那天回家,他和妻子商量要买一辆摩托车,“从学校到镇里,光靠脚走路,要两个小时,新来的老师觉得特别不方便,买个摩托车,去镇里办事方便一点。”一辆摩托车要三四千,对他们来说是一笔巨款,可吴海燕满口答应:“买吧,有摩托车,你们外出也方便。”
       有了摩托车,彭玉生成了兼职“跑腿”,拿快递、取资料、购买日用品、有人生病了去15公里外的医院帮忙买药等,彭玉生全部包揽下来。
       有一次暑假外出为学校办事,在回校途中摩托车打滑,彭玉生摔成重伤,连穿衣脱衣都要靠吴海燕帮忙。吴海燕责备他说:“指望你放假回来帮个忙,你这一摔,20多天不能干活,还得我伺候你。”
       2014年9月,彭玉生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吴海燕特意多炒了几个菜,一家人聚集在一起,从不沾酒的吴海燕端起了酒杯:“这么多年,你太不容易了。”
大山里造梦:放眼诗和远方
       彭玉生是一个实干的人,更是一个浪漫的人,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很特别:不唯分数唯成长。
       他说:“孩子们在校园里,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一个快乐的人、成长的人,能与自己、他人、自然友好相处的人。”
       为了守护库区孩子们的梦想,让学生享受到与城里孩子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彭玉生又成了四处“化缘”的人。
       渐渐地,库区这个小小的教学点里,有了体育器材、电子阅读器、平板、笔记本电脑和直播教室,“彩虹花”晨读、“快乐书法”“快乐音乐”等特色课程也安排上了。
       2019年5月,在彭玉生的积极申请下,彭家沟小学受到资助,全体师生坐飞机去北京研学一周。库区的孩子第一次吃到了肯德基,第一次在国家大剧院看演出,第一次爬上了万里长城。
       而伟子自从和妈妈到县城上学之后,好几周才能见到爸爸一次。
       有时,他周末给爸爸打视频电话,彭玉生不是在学校修修补补,就是去家访。伟子心里有些吃醋,他对妈妈说:“妈妈,我觉得爸爸怎么像是别人家的爸爸?”
       吴海燕安慰儿子:“因为你爸爸是校长,他要对学生负责。”
       有一次,终于要放假回家时,彭玉生打开水时烫伤脚背,一连十几天都不能走路。吴海燕一边给他换药一边数落他:“家里事指望不上你,你还尽给我找麻烦。”
       为了让库区的孩子打开眼界,去看不一样的风景,彭玉生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2021年春季的一天,彭玉生在一个公众号上看到航母飞机相关的课程。他顿时惊喜万分:“这个课程太好了,得想办法引进来!”
       彭玉生连夜赶写资料,通过邮件申请课程。8月,“放飞梦想,播音航空科普教育项目”引入彭家沟小学。彭玉生还安排了两名年轻的老师前往北京去参加培训。
       每周二下午课后托管时间,学校就开始听科普讲座、动手制作各式飞行器并进行放飞、着舰系列活动。
       “老师,怎么才能让飞机飞得更远?”组装飞机时,一位学生问。彭玉生鼓励说:“我们先来调整飞机的翅膀,看看哪个角度它能飞得更高。”5度、15度,学生一点一点地摸索、改进……
       航空课不仅让学生了解到飞机的相关知识,更是激发了学生们的热情,“老师,我长大以后想开飞机。”“老师,我长大以后要当科学家,研究很厉害的飞机!”“老师,我长大后想当空姐。”
       诗与远方的种子在他们心里悄然种下。
       11月,彭家沟小学参加了“航空科技节”活动,学生们手绘人类飞行之梦的10米长画卷,参加制作各式飞行器、放飞各式飞机比赛等系列活动。在“放飞梦想,波音航空科普教育项目”年度线上表彰大会上,彭家沟小学获得该项目全国一等奖!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课本剧表演、朗诵比赛、机器人课程、汽车文化课等活动。多姿多彩的教学让学生们变得阳光、乐观、自信,学生的设计画“未来的手机”获得“中国娃”公益项目一等奖,有6位同学获得广州麦田公益“小画家”称号,有同学写的诗歌被发表。
       从2019年到2023年,央视先后三次来到彭家沟小学拍摄特色课程。鞠萍姐姐也带着《大手拉小手》栏目组来到学校,学生们创作的诗歌在央视少儿频道上亮相。
       29载坚守,彭玉生用丹心铺筑山村孩子的成才之路,他也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第四届安徒生教师奖、荆楚楷模等荣誉。
       2024年10月,彭玉生荣获“全国最美教师”,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受到习近平主席的接见。11月,他又获得“中国好人”称号。
       看到爸爸在人民大会堂领奖,伟子由衷自豪,他渐渐地理解了爸爸。彭玉生很是欣慰,但他知道,他和孩子们的路还有很远很远……

编辑/李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