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版 2024年5月 上半月版

2024-08-16 16:07 知音官网发布

德国大师为爱扎根,中国香云纱让我独树一帜/楠 迪
         香云纱,是世界纺织品中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丝绸面料,被纺织界誉为“软黄金”。作为世界纺织品中的瑰宝,中国岭南服饰文化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香云纱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更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活智慧。香云纱的美,拥有让人一见钟情的魔力。当香云纱与现代设计相遇,一位德国女设计师的人生轨迹因此改变。
         凯瑟琳出生于德国慕尼黑,24年前,因对香云纱的热爱,她毅然决然地跨越重洋来到中国。在探寻和了解香云纱的过程中,她与一名中国男子结下不解之缘。香云纱成了凯瑟琳与爱人之间情感的纽带,也让她坚定了用余生去追寻和热爱中国元素的决心。
一见钟情的魔力
         在北京前门大街幽深的胡同里,顺着草场五条小胡同走到东交民巷北侧,便可以看见凯瑟琳的工作室。上下两层的工作室虽临街而建,却透着静谧和低调,让人不禁想到欧洲那些隐藏在老街里的百年定制老店。刚踏进胡同,一股薯莨的幽香就扑鼻而来,隔着玻璃窗格,隐约可见被染成红枫色的香云纱一件件挂在衣架上。
         凯瑟琳坐在四面飘香的房间里,手下传来“嗒嗒”的针脚行走的声音,她专注于每一处细节,不允许有丝毫失误。偶尔,凯瑟琳会停下来,轻轻摩挲着在手中逐渐成型的衣服,脸上露出喜悦和满足的神情。这种隐于市井的诗意生活,她已经坚持了22年。
         凯瑟琳出生在德国慕尼黑一个艺术氛围浓郁的家庭里,她的父亲是一名雕塑家,母亲则是一名手工老师。在父母的艺术熏陶下,凯瑟琳从小便展现出了卓越的手工天赋,常常一头扎进裁剪和缝制的世界里,忙得不亦乐乎。家人搁置的旧衣,在她的巧手下总能焕发新貌。
         10岁那年,凯瑟琳就独立制作出了一条复古风的长裙。当她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长裙,出现在学校和街头时,无数人被她的创意和手艺所惊艳。最难处理的裙褶被凯瑟琳缝制得极其精妙,它们不再是累赘,而是成了裙子的亮点。精心点缀的蝴蝶,恍若展翅欲飞,给裙子增添了飘逸与灵动的感觉。
         从巴黎高级时装工会学校毕业后,凯瑟琳先后受聘于迪奥、香奈儿等巴黎顶级时装工作室。有天赋,又有机会走在时尚的前沿,凯瑟琳原本很可能会在日后频繁亮相各大高端秀场,成为世界顶级品牌的高级定制设计师。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却改变了她原本预设好的人生轨迹。
         1995年4月,凯瑟琳跟随她的师傅彼得·里斯受邀前往巴黎的一次春季高级定制服装沙龙。这种小型秀场只邀请业内知名设计师,凯瑟琳对此非常感兴趣,因为在这里她不仅能欣赏到小众却出色的设计,更能领略到大师们的精妙手笔。在开场前夕,凯瑟琳饶有兴趣地翻阅着照片,突然之间,一股莫名的幽香吸引了她的注意。就在她抬头的瞬间,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推门而入的是来自中国台湾的设计师洪丽芬。当天,她身着一袭黑色长裙,裙摆随着她的步伐微微颤动,却又完美地展现了布料本身的塑形。凯瑟琳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她不由自主地走上前去,礼貌地询问:“这衣服是蚕丝做的吗?我感觉它既像皮子,又像纸,看似僵硬,却又十分柔软……”洪丽芬微微一笑,回答道:“这是中国独有的布料——香云纱。”
         这是凯瑟琳第一次听到“香云纱”这个名字,她由衷地发出赞叹:“太美了!可正面和反面怎么会有两种不同的颜色呢?”看到凯瑟琳惊讶的表情,洪丽芬再也遮掩不住自豪:“这是利用中国传统古法染制的面料,只有最老的手艺人才懂得其中的奥妙。”凯瑟琳不满足于这个回答,她迫切地向洪丽芬表达自己的渴望:“我经常穿丝绸,可这与我之前接触过的丝绸都不一样,太神奇了!我非常想了解它!”
         奇妙的缘分促使凯瑟琳放下一切工作,在一个月后跟着洪丽芬去了中国台湾。那段时间,凯瑟琳一有机会就缠着洪丽芬,请教她香云纱的制作方式。遗憾的是,洪丽芬也不能很好地解释这种面料的来龙去脉。在凯瑟琳的一再恳求下,洪丽芬带着她走遍了台北,但即使是纺织业声名最高的老师傅,看了香云纱也直摇头,表示从未接触过这种布料。
         满心遗憾的凯瑟琳不得不返回巴黎,但她心里始终惦记着那种神奇的面料,一有机会,她就拿出自己带回的一块香云纱小料头,给她遇到的所有丝绸公司的人看,法国的、德国的、中国香港的……可所有人都说没见过,不知道那是什么面料。
         对香云纱一见钟情,却始终无法接近它,这对凯瑟琳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她深深地迷恋着香云纱那种独特的质感,柔软中透着凛冽,制成衣服后更有天然的造型感。其双面不同的色泽,越看越有韵味,令人沉醉。
         时间来到2000年,对香云纱的执念促使凯瑟琳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她毅然放弃了在巴黎的工作,决定前往北京碰碰运气,希望能更深入了解和接触香云纱。
         初到北京,凯瑟琳受聘于一家定制工作室。她一边为人制作衣物,一边积极寻找香云纱的产地。凯瑟琳走遍了北京的大小胡同,但由于语言不通,她依然一无所获。
         凯瑟琳最接近香云纱的一次,是在西四南大街的砖塔胡同。凯瑟琳原本对此地抱有很大的期望,因为砖塔胡同作为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聚集了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师傅。然而,她走遍了整条胡同,也只是从一个经验丰富的缝纫老师傅那里得知:“它的绸坯是桑蚕丝,可这种染色工艺我从没见过。”
情定香云纱
         失望的凯瑟琳在北京街头徘徊很久,第一次有了离开的念头。就在这时,朋友向凯瑟琳推荐了一个教授法语的兼职。想学法语的是一个名叫张向云的中国男人,他来自湖北襄阳,曾跟随德国老师学习酿制啤酒,对德语非常精通。后来,他又准备从事葡萄酒相关工作,因此需要学习法语。
         凯瑟琳并不关心教法语的薪酬,相反,她提出了一个条件:“我可以无偿教你法语,但作为回报,你要教我中文,并在我熟练使用中文之前担任我的翻译。”这个要求让张向云很是意外,但想到能省下学费,他毫不迟疑,一口答应了下来。
         在双向教学的过程中,两人经常聊着聊着就说起了德语,但这一点都不妨碍两人成为彼此的良师挚友。几次接触后,张向云得知凯瑟琳来中国是为了寻找香云纱,便主动帮忙打听,终于在北京一家老字号丝绸店里得到了重要信息。老板告诉他们:“我见过这种面料,但它的原产地不是北京,而是广东。”
         凯瑟琳的惊喜溢于言表,这让老板窥到了商机,说:“最传统的纯天然香云纱早就不生产了,但我们店铺可以用现代工艺做出同样的效果。”凯瑟琳摇摇头,说:“不,我想要的就是纯天然的传统工艺做出的香云纱。”
         一个外国人,竟对中国的民族传统工艺如此执着,这令张向云钦佩不已。思虑过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前往广东追根溯源。他和凯瑟琳一起查阅了大量资料,最后在一个好心网友的提示下,才知道香云纱的源头产地在顺德。张向云马上联系了那里的工厂,前去实地考察。
         2002年2月25日,当张向云踏进那间斑驳的老厂房时,心里不免凉了半截。受现代纺织业的打击,传统的古法制作早已溃不成军,经营情况也出现了难以为继的局面。张向云找到的这家工厂,也曾一度停产,但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目前还完全是按照传统工艺生产的。工厂的老师傅曹德良7岁拜师学艺,从此做了一辈子香云纱。对他来说,香云纱就是他的精神世界,也是他内心坚守的传统。眼见传统工艺即将失传,曹德良内心焦虑。所以遇到主动前来取经的张向云时,他当即振奋不已,从库房里找来各种颜色的料头,交给了张向云。
         拿着料头,张向云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北京。当他小心翼翼地打开被精心包裹的料头时,凯瑟琳觉得自己的心跳都要停止了!巨大的喜悦令她语无伦次:“天哪!就是它!我7年前见到的就是这种布料!”
         2002年4月,凯瑟琳跟张向云一起去了顺德。通过一年多的接触,凯瑟琳已经完全对张向云交付了信任,朝夕相处的两个年轻人,也迸出了爱的火花。在前往顺德的路上,张向云试探凯瑟琳:“可以为了我留在中国吗?”凯瑟琳没有迟疑,她告诉张向云:“为了你,还有香云纱,我决定留下来。”
         凯瑟琳不准备回国的消息传到德国后,她的父亲极力反对,母亲则大力支持,对她说:“做你喜欢的事,才能一生丰盈。”在母亲的支持下,凯瑟琳留在了中国,并跟张向云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没有豪华的婚礼,但张向云别出心裁,用一袭顺德定制的香云纱嫁衣,让凯瑟琳成了那个身着中国古典服饰的新娘。欧洲面孔,却身披中国传统喜服,有着强烈的视觉反差,却美得令人惊叹。
        婚后,凯瑟琳和张向云定居在北京的老胡同里。老街两旁商铺林立,充满了人间烟火气。街口的胡同就像梳子的齿,散发着老北京独特的市井风情。之所以住在这里,是因为凯瑟琳有自己的想法,她觉得传统的东西,就应该归于烟火,在最有烟火味的地方做衣服,衣服才能更具人情味儿。
         定居下来后,在丈夫的支持下,凯瑟琳开了一间香云纱工作室。夫妻俩在北京和顺德之间往返奔波,从原材料到成衣,都做到了一手渠道。而在这个过程中,凯瑟琳对香云纱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热爱。
         香云纱又名“莨纱”,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手工制作的植物染色面料,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从诞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唐代已有关于薯莨的记载,北宋沈括和明代李时珍也都曾记述过薯莨的染色作用。由于香云纱制作工艺独特,数量稀少,加之面料具有凉爽宜人、柔软而富有身骨等特点,因此被称为“软黄金”,在古时候,是贵族专用的一种面料。在织造上,它是经线以绞纱织成带有几何形小提花的白坯纱,再用广东特有植物薯莨的汁水浸染上,后用珠三角地区特有的富含多种矿物质的河涌淤泥覆盖,经日晒加工而成。由于穿着走路会“沙沙”作响,所以最初叫“响云纱”,后人以谐音叫作“香云纱”。
         参与其中,方得真谛。为了从灵魂深处与挚爱的香云纱融为一体,每次到达顺德后,凯瑟琳都会亲自参与挖薯莨、染色、洗晒等过程。即使有时气温高达40℃,她仍然坚持,因为日照强烈时是最好的晾晒时机。她把浸泡好的布料拿到草地上晾晒,然后把竹子放在布料上面,还要不断地抖动,否则就会留下痕迹。晒干以后,要把布料拿到室内再次进行浸染,晾晒,直到出现褐红色。
         凯瑟琳对香云纱的制作工艺越来越娴熟。她常常带着布料下河冲洗,并在其中一面铺上富含铁元素的河泥。随着布料逐渐变黑,凯瑟琳也被汗水和河泥染成了大花脸。但她毫不在意,而是满怀欣喜和满足地看着面料在自己手中逐渐显色。
         在凯瑟琳看来,这个过程太神奇了。她不止一次地对张向云说:“我简直不敢相信,看似脏兮兮的河泥,竟然能染出这么美的效果。”张向云则自豪地说:“这就是中国传统手艺的魅力所在,也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灵魂设计演绎东方美
         摒弃了现代机器的高效,凯瑟琳坚守初衷,整个染制过程全由手工完成。绸坯要经过30多次的浸染,“三蒸九煮十八晒”这一说法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香云纱的制作流程。在凯瑟琳看来,亲自参与制作可以赋予布料更多的灵性。
         为了推广香云纱,凯瑟琳还定期在前门大街举办小型讲座。一个外国人,却致力于传承和宣扬中国元素,这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看,其中不乏在北京工作的外国人。
         渐渐地,北京街头刮起了一股外国人穿香云纱的风潮。不少人试穿过后,惊喜地发现,香云纱吸收汗液后会变得越来越柔软,与身体也越来越贴合。她们终于弄懂了凯瑟琳所说的“人跟衣服合二为一”的玄妙。
         口碑就是最好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北京当地人和外国友人开始频繁光顾凯瑟琳的工作室,定制香云纱,有国外的工作室也给凯瑟琳发来了订单。2020年8月,英国著名舞蹈家艾米·格拉布穿着凯瑟琳定制的衣服登上了舞台。在当天的演出中,艾米分别身着三套不同的香云纱礼服。高超的舞技加上香云纱的飘逸灵动,让那场演出获得了“天人合一”的盛赞。从此,香云纱成了艾米在舞台上的首选定制服装。
         来之不易,更觉珍贵。每次使用香云纱,凯瑟琳都会倍加珍惜,她仿效宋代人量体裁衣的方式,以最为简约的手法进行裁剪。自2000年来到北京、2002年发现香云纱,迄今已过去二十多年。凯瑟琳不负梦想,在寻得一生挚爱的同时,她的香云纱高端定制也在国内赢得了众多名流、明星的青睐。这其中就包括歌手龚琳娜,她在演出时曾多次穿上凯瑟琳制作的香云纱衣物,她说:“这是一种让我感受到大地与泥土气息的面料,我们都是大地之子,所以能从中汲取最贴近灵魂的力量。”
         不仅如此,凯瑟琳还成功地将香云纱推向了世界的舞台。她多次回到德国,向曾经共事的设计师们极力推荐香云纱,并自费举办时装秀,让模特们尽情展现香云纱的魅力。许多设计师都被香云纱质朴、内敛、典雅的风格深深吸引,评价说:“这简直是一种流动的大地色彩,不禁让人联想到香气弥漫与云彩舒展的飘逸景象。”但是,在给客户推广香云纱的过程中,也有不少人会提出不同的看法。凯瑟琳发现,大多数中国人都喜欢鲜艳、明亮的色彩,因此总有人认为香云纱的颜色不够丰富,问她有没有亮色和白色的。对此,凯瑟琳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解释:“那些五颜六色的布料,并不是传统的香云纱,都是机器印上的色彩和图案。而传统香云纱虽然色彩种类少,颜色偏暗,但这才是真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凝结了历史文化沉淀与古人智慧。”
         2020年,凯瑟琳受邀前往被誉为丝绸之乡的浙江湖州,成功举办了一期名为《薯莨花开》的展览。在这场展览中,凯瑟琳用罕见的香云纱引领了新的时尚潮流。同年6月,在第四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凯瑟琳“传播中国纺织非遗友谊大使”的荣誉称号。
         在研究香云纱的过程中,凯瑟琳受到启发,开始大胆革新面料。她创新性地使用紫草、板蓝根等中药植物染出紫罗兰色,同时灵活运用各种绞缬染色法,使得染出的面料纹理独一无二。同一片黑纱,不同位置、正反面都呈现出深浅浓淡的变化,极富层次感,宛如纱中的水墨画,又恰似中国画中墨分五色的浓淡干湿。张向云不禁赞叹,久居中国的凯瑟琳,变得越来越像传统中国人了。
         2023年6月16日,在北京,由荣宝斋与凯瑟琳工作室联合主办的“莨言——香云纱服装秀”如期举行。伴随着悠扬而神秘的音乐,身着香云纱服装的模特们款款走上舞台。她们身着优雅端庄、如梦似幻的纱衣,展现出复古与现代时尚巧妙融合的魅力,将东方非遗的美丽演绎得风姿万千,令人叹为观止。
         凯瑟琳在台下静静地观看着,内心涌起一阵感动:再也没有哪一种织物,像香云纱这样,需要阳光、空气、雨露、泥土的滋养,在日月星辰的照耀下自然造化。这些香云纱,是她孕育出的生命,也是大自然孕育的生命。她喃喃自语道:“尊重每一片香云纱,因为世间永远也不会找到两块完全相同的香云纱!”
         除了香云纱,凯瑟琳还亲手染制出了红云纱。红云纱的制作跟香云纱类似,虽然无须“过泥”这道工序,但需要更多次的浸染和晾晒,比香云纱要多出1~2年的储存时间,才能染出最为醇厚的红褐色。2024年3月初,凯瑟琳发布的新品红云纱再次创新,使用铁锈作为处理红云纱的新方法,使染制出的面料呈现更独特的肌理形态。
        梭罗曾在瓦尔登湖畔写下这样的句子:“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繁杂剔除得干净利落。”这段话,恰好诠释了凯瑟琳对香云纱的热爱,与张向云的情定,与为此扎根中国24年的真谛。凯瑟琳虽然是德国人,却深入理解了中国传统香云纱的精髓:香云纱褪去浮华的天然质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耐得住寂寞的洗礼。这种返璞归真,是独树一帜的中国元素,也成就了极致的东方美。       

编辑/朱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