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杂志 2021年1月上半月版

2021-03-02 14:16 知音官网发布

永不言弃的秋菊:穿荆度棘织就指尖上的生命华光
友友

 
       杨秋菊是安徽省砀山县一位普通农家妇女,她与丈夫胡守运本是一对感情甚笃的贫贱夫妻,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了多灾多难之家。
       然而,6年前,更大的不幸降临,胡守运突发脑梗瘫痪在床。不久,女儿胡雨婷又罹患过敏性紫癜肾炎急需医治……杨秋菊单薄的肩膀,成了全家唯一的依靠。
       为了养家,杨秋菊像男人一样尝试了各种工作,屡败屡战。坚强是她唯一的盔甲,而丈夫的柔情是她前行的全部动力……终于,她靠手工编织走出了一条生路,并在丈夫病逝后,单枪匹马带领全村弱势群体闯出一条致富路,被大家称为“脱贫致富的顶梁柱”。如果说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那么,杨秋菊是用坚强自酿了一杯菊花蜜。
       ◇ 同甘共苦:那大篷车托起的幸福梦 ◇
       2014年5月,安徽省砀山县一处广场。杨秋菊刚摆好音响,突然接到县中心医院急救中心的电话:“胡守运脑梗被送来了,需要立即进行开颅手术。”
       杨秋菊赶到医院时,看见丈夫胡守运插着呼吸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半夜,胡守运身体开始出现生理性抽搐。杨秋菊紧紧抱着丈夫,见他右手拳头紧握,她慢慢掰开,一枚蓝色手工编织钥匙环映入眼帘。杨秋菊眼眶湿润,日子刚平顺下来,如今又遭遇致命一击。
       杨秋菊1978年出生于安徽省砀山县一个小山村,自幼父母离异,外婆将她拉扯长大。高中毕业后,她应聘到市区一家服装厂做工人。
       1998年,杨秋菊认识了出租车司机胡守运,他是砀山县陈寨村人。胡守运手巧,能用柳条、丝带编制出各种漂亮的小物件逗她开心。杨秋菊最喜欢的是他手工编的一捧菊花摆件,胡守运告诉她:“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在百花凋零的秋日,唯独菊花不畏严寒,粲然独放,特别像你。”
       2000年3月两人裸婚,租住在杨秋菊工厂附近的民房里。胡守运开车挣来的钱大部分贴补了家用。这个家庭比杨秋菊预想的更为复杂,公公有精神疾病,婆婆因为脑梗半瘫在床,小叔子因为残疾和他们一起生活。2001年,儿子胡宇航出生后,生活压力陡增。
       胡守运的弟弟胡守法是一位盲人,喜欢拉二胡,也喜欢唱歌,除了家人,附近不少喜欢唱歌的残疾朋友爱到家里聚会。为了自救,也为了让小叔子有事做,2004年,在杨秋菊主持下,他们成立了自立残疾人艺术团。彼时,乡镇红白喜事都会请乐器班子演奏。杨秋菊带领的艺人虽是残疾人,但表演丝毫不比专业演员差。经过一年多的经营,艺术团在县里远近闻名,单子也越接越多。
       胡守运干劲十足,贷款买了一辆四轮货车,像装扮马戏团的大篷车一样将这辆车装饰一新。胡守运擅长手工编织,他知道妻子喜欢红色,就用红色系为大篷车穿了件衣服。           就这样,一辆载着残疾人音乐团的红彤彤大篷车诞生了。此后,夫妻俩带着艺术团到全国各地演出,演出收益尚可。
       没想到,2004年12月,艺术团到安徽省淮北市演出时,因天降暴雨,大篷车在高速路上出了车祸。杨秋菊因失血过多晕倒在车厢,醒来时左眼上边缝了十几针,留有一道三厘米长的伤疤。车子也当场报废了。然而,当得知一位残疾艺人的腿在车祸中摔断了,杨秋菊不顾自己的损失,主动拿出5万元积蓄补贴这位残疾艺人。
       这次车祸后,为了不让丈夫胡守运太辛苦,也为了尽快还清外债,杨秋菊去学了大货车驾驶证,并贷款买了两辆货车。
       此后,夫妻俩各开一辆大篷车去全国各地演出。在高速上,两人一前一后飞驰。演出间隙,杨秋菊不仅开车,还要负责给大家买菜、做饭,演出回来还要给这些人洗衣服。
       2005年,杨秋菊的艺术团规模更大了,一共有30多名演员,杨秋菊夫妇把它更名为砀山县挚爱残疾人艺术团,演出轨迹遍及全国各地。
       有次,在东北演出时,杨秋菊晕倒在后台,醒来时胡守运一脸笑意地看着她:“你又要当妈妈了!”原来,杨秋菊怀孕了,但因为每天连轴转,累得差点流产。为了保住孩子,她打了一个星期的保胎针。
       此后每次出门,胡守运的车在前面引路,杨秋菊紧跟其后。为了给妻子壮胆,胡守运给她编了一串手工车挂,四颗小花生紧紧依偎在一起,寓意一家四口整整齐齐。
       虽然怀孕了,但为了艺术团,杨秋菊一直挺着大肚子开车,直到女儿胡雨婷出生前,她才回家待产。在杨秋菊夫妇的打拼下,他们终于还清了外债。
       杨秋菊30岁生日时,胡守运亲自编了一对钥匙扣。他将蓝色的钥匙扣绑在自己货车钥匙上,将粉色的钥匙扣绑在杨秋菊的电动车钥匙上。每天回家,两人在进门的玄关处将两个钥匙扣放在一起,这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小温馨。
       2012年,儿子胡宇航考入砀山县第一中学初中部后,为了陪伴照顾儿子,两人商定,由丈夫胡守运在县城留守。胡守运将一辆大篷车改成了货车,在县城当司机。杨秋菊则独自带着艺术团走南闯北。每逢节假日,胡守运会为杨秋菊编一捧手工花,杨秋菊对这些永不凋零的花朵很是爱惜,专门买来花瓶插起来欣赏。
       杨秋菊本以为,日子会如同花一般绚烂。却不料,只是昙花一现。2014年,胡守运突然得了脑梗塞,被送到医院抢救。于是,出现文初那一幕——
       ◇ 永不言弃:穿荆度棘闯出自救路 ◇
       经过开颅手术后,胡守运保住了一条命。但年底他出现脑梗塞并发症,血压高、糖尿病、心脏病接踵而至。每次去医院体检,杨秋菊的心都提到嗓子眼。
       2015年6月,经过一年多的治疗,胡守运还是偏瘫了。此时,儿子胡宇航考到砀山县第一中学读高中。杨秋菊只好暂时停下艺术团的演出,为了照顾老公和孩子,她开起了胡守运的货车,每天在家具城门口拉货。为了省下120元搬运费,她不请搬运工,把货运到地方后亲自卸货。
       有次,杨秋菊给一对老夫妇搬家。为了多挣500元,她依旧自己拉货自己扛。忙了一上午,老人的儿子赶到现场后却拒绝付款。原来,他们的一张五斗柜在搬运途中磕掉了漆。而老太太坚称这是她的陪嫁,让杨秋菊修复完好。杨秋菊拖着五斗柜在县城转了一下午,也没有找到专业的补漆店。傍晚,她只好无奈地将五斗柜还给老夫妇,连连道歉,并承诺如果他们能找到修补的地方,她愿意支付费用,可现在她要回家给丈夫和孩子做饭了。
       当老夫妇得知她家情况后,感慨万千,不仅给了500元搬运费,还多塞了500元。杨秋菊临走时,这对老夫妻嘱咐道:“以后你没地方吃饭,就到我们家来。”陌生人的善意让杨秋菊心生暖意。
       然而最难的不仅仅是生活,还有胡守运病后的内心煎熬。身体的病痛让他一改往昔的乐观开朗,变得斤斤计较甚至胡思乱想。有时候,杨秋菊回家晚了,胡守运会阴阳怪气地说是他拖累了她,她应该一走了之。
       杨秋菊知道,丈夫因病导致心理压力过大。为了让胡守运尽快康复,她安排胡守运去中医院做复健。她要跑车,就让儿子胡宇航推着轮椅去。不仅如此,杨秋菊还从网上买回康复器材,帮助他自行锻炼。
       有次,杨秋菊听说在砀山县深山里有位远近闻名的老中医,有偏方可以治好偏瘫,于是带着婆婆开车走了6个小时的山路,终于找到老中医。此后,家里天天散发着浓郁的中药气息。可吃了很长一段时间中药的胡守运,病情毫无起色。
       更大的不幸接踵而至。2015年7月,女儿胡雨婷晕倒在教室,被紧急送往市儿童医院抢救。诊断结果很快出来了,女儿患上了过敏性紫癜肾炎。医生告诉她,过敏性紫癜肾炎属于过敏性紫癜的肾脏并发症,青少年病例会发生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甚至进一步引发肾衰尿毒症。她拿着诊断书瘫坐在地,很久才回过神来。
       原来,半年前胡雨婷双腿出现红点、瘙痒难耐,她试过涂风油精、酒精,但都不奏效。胡雨婷知道妈妈辛苦,一直瞒着她,直至晕倒在教室。
       胡守运得知女儿患病后,急得用头磕床板,懊恼自己没用。杨秋菊一把抱住他:“守运,你如果想帮我,就照顾好自己。”
       那段时间,杨秋菊既要忙着赚钱,又要忙着照顾女儿,头发蓬乱,脸色蜡黄,走出病房就到洗手间用冷水浇头。病友跟她打招呼,她答非所问。女儿的治疗进展是唯一能让她多说几句的话题,尽管最后总是伴有一声叹息。女儿这个病无法根治,最好的情况是不复发。她仔细观察着女儿微小的改变,看到女儿日渐好转,才渐渐露出一丝笑容。对于她来说,希望才是最可贵的东西。为了避免女儿病情加重,杨秋菊央求医生全力救治,每个月医药费就要花去近2000元。为了给胡守运和女儿看病,她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20万元外债。
       贫病交加,令杨秋菊陷入绝望,很多次她都爬到砀山山顶,想一死了之。可最后那一刻,丈夫给她编织的粉色钥匙扣给了她一丝温暖。
       杨秋菊为了还债,将货车低价处理了。那年春节,有位债主上门,见杨秋菊孤儿寡母的惨状,向邻居抱怨:“这钱算是打了水漂,打发叫花子了。”杨秋菊咬紧牙关,狠狠地说:“欠的钱我一分不少还给你。”为了还债,杨秋菊落下了颈椎病和胃病。
       其间,从全国各地来了许多残友。他们为夫妇俩的大篷车故事感动,更为杨秋菊独自扛起家庭重担的勇气感动。残友们亲切称她“菊姐”。年底,在残友们的支持下,杨秋菊重新开起了大篷车,她的艺术团又开了起来了。
       2015年年底,杨秋菊带领残疾人艺术团在青岛表演时,参加了一场手工编织展览。展会上一件件精制的手工艺品紧紧地拽住了她的心。她了解到,许多残疾人通过做手工顺利脱贫了。杨秋菊坐在培训班里,双手拿着简单的材料,学着各种小物件编织,中国龙、五彩凤凰、发财树、龙凤呈祥。她心想:如果守运能做这份工多好啊!他就有一双巧手。在青岛,勤奋好学的杨秋菊凭着一股“要做就做最好”的劲头,不断地向师傅请教,手指头磨破了都还在编织。经过不懈努力,她终于学会了氧化铝手工编织,这种编织比手工编织更加快捷。各类串珠头饰,市场上畅销什么,杨秋菊就学什么。那一刻,她仿佛读懂了胡守运对她满满的爱。
       ◇ 推己及人:一丝一缕织就指尖上的生命华光 ◇
       回到陈寨村后,杨秋菊立刻筹办了自己的手工作坊,她晚上加班编织各种工艺品,一有时间就到街上销售。经过一年多的积累,杨秋菊的编织品因样式新颖得到许多卖家追捧,家庭经济情况逐渐好转,儿子胡宇航终于能够交得上补习班的费用了,而女儿胡雨婷也终于能够正规接受治疗。
       她知道,做好手工坊是她唯一的出路。编织金属工艺品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手艺活,需要手脑配合,耐心细致,贫困残疾人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在学习技术的过程中显得十分吃力。为了让他们都能尽快熟练掌握技术,杨秋菊想了一个办法,她先把残疾程度较轻、领悟能力较强的残疾人叫到身边,手把手地教他们技术,待到他们都学会了,杨秋菊就让他们做老师,去教其他人。
       随后,杨秋菊将挚爱残疾人艺术团更名为菊姐残疾人手工坊。更名虽说只是简单的工商登记变更,但在杨秋菊心里却有着不小的波澜,毕竟“挚爱残疾人艺术团”是她和丈夫爱情的结晶。陈寨村驻村扶贫工作队把村里的扶贫厂房免费给杨秋菊团队使用,还在临街开设了产品展示厅,当年销售额达五十多万元。
       2017年11月,杨秋菊的手工坊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巾帼巧手致富示范基地”。砀山县委、县政府也积极帮助杨秋菊通过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销售手工编织品。“菊姐残疾人手工坊”的工艺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残疾员工的月收入也节节攀升。
       然而,与杨秋菊同甘共苦的丈夫却再也看不到这一切了。2018年2月,胡守运脑梗复发去世。顾不上悲伤,新的打击接踵而至。
       女儿胡雨婷过敏性紫癜肾炎复发入住徐州的医院。因为病情严重,她在医院从2月住到了6月。这四个月,杨秋菊唯一的两次休假,就是带着女儿到原南京军区总医院看病。
       有时候,杨秋菊要忙工厂里的事情,就留胡雨婷独自在医院治疗。白天杨秋菊处理订单、发货,晚上才能回医院照顾女儿,杨秋菊深深觉得对不起女儿:“你爸爸刚刚过世,我这个当妈妈的又这么忙。”可胡雨婷十分懂事:“妈妈,你这么辛苦,我会好好照顾自己,不让你担心。”让杨秋菊欣慰的是,女儿胡雨婷病情好转,被转回砀山县儿童医院,胡宇航担心妹妹住院孤单,每天放学后骑自行车去医院陪她。可胡宇航刚升上高三,学业繁重。他专程买了一个智能音箱,放在妹妹床头陪伴她。
       2018年5月,杨秋菊忙到下午才到医院。她将保温桶里的饭菜放在床头柜上,胡雨婷突然在她额头亲了一口,然后从枕头底下摸出一只珠串编的小白兔钥匙扣,挂在妈妈手机上:“妈妈,母亲节快乐!我知道你在做着更重要的事,不用担心我!”原来,胡雨婷拜托哥哥给自己买了丝线,照着手机上的教程做了一只小白兔挂件。杨秋菊看了看这个小挂件,随即泪奔。
       因为自己特殊的人生经历,杨秋菊对周围的弱势群体更多了一份牵挂。为了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脱贫,杨秋菊扩大了生产规模,还毫无保留地给大家传授氧化铝手工编织技术,决心带领大家一起脱贫奔小康。
       有了杨秋菊坐镇,菊姐残疾人手工坊里经常传来阵阵悠扬的歌声,残疾人董花坐在轮椅上飞速地编织着,她双目失明的丈夫曹森威在旁边一边唱歌,一边做着辅助工作。阳光将他们的脸映得格外红润。
       近几年来,杨秋菊的手工坊累计培训贫困残疾人等群体1500多人次,为他们提供固定和流动就业岗位300个,已带动45户贫困户顺利脱贫,年人均增收8000元至12000元。 她还在江苏省泗洪县、河南省永城市建立了手工坊分厂,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2019年,杨秋菊又被安徽省妇联授予安徽省“巾帼建功标兵”称号。2020年8月,婆婆脑梗住院。杨秋菊有了照顾丈夫的经验,将婆婆照顾得十分周到。目前婆婆已经恢复,能自如行走和进食。其间,有朋友表示想追杨秋菊,被她一口回绝:“胡守运给我的爱值得我此生好好守护,往后我只想守着一对儿女和婆婆。”杨秋菊心里放不下胡守运,他的钥匙扣一直挂在她的身上。
       2020初,胡雨婷经过治疗,病情已基本得到控制,目前在砀山县第五中学读初一。杨秋菊在命运的考验面前,十年摸爬滚打,用一双妙手编织出美丽的工艺品,编织出幸福生活。如果说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那么,杨秋菊自酿了一杯菊花蜜,分享着快乐,幸福着人生。她的车钥匙上挂着三个钥匙扣,粉蓝色的吉祥物是她和丈夫的爱情见证,小白兔是女儿儿子对她的守候。

编辑/艾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