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杂志 2024年12月下半月版
2024-12-31 15:03 知音官网发布
“铁人刘”鸣响禁毒大篷车:若一日不绝,便一日不归
戴志军 谢昕恬
戴志军 谢昕恬
他本是一个品鉴票证、赏析藏品的商人。两次撕心裂肺的痛苦经历,让这个年过花甲的收藏家放弃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清闲生活,开启了一段艰难而漫长的特殊旅程……
从小家到大家,开启人生新副本
2009年的一天,在武汉市徐东古玩市场经营票证的刘克香,接到石首市公安局打来的电话,他那有吸毒前科的儿子朋朋(化名),因复吸再次被抓了。
刘克香放下手头的所有事务,急匆匆地赶回老家。在戒毒所里,面对父亲的厉声斥责,朋朋痛哭流涕:“爸,不是我不想改好,只是戒毒真的好难啊……”
出生于1946年的刘克香,本来是湖北省石首市小河镇综合服务厂的一名普通职工。因公司效益不好,他于1993年被迫下海,远赴武汉从事起了票证经营。
2002年6月26日,刘克香目睹了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惩处了一批毒贩,其中一个被枪毙的毒贩才20多岁。深受震撼的他,将刊登有这条新闻的报纸精心收藏了起来。
令刘克香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005年,28岁的儿子朋朋竟然因吸毒被抓!
原来,石首地处湘鄂两省交界处,当时的毒贩钻管理与法律上的漏洞,活动十分猖獗。而刘克香常年在武汉,疏于对儿子的管教,让不法分子得以频繁接触朋朋,并将他拉下了水。
在北京接受两年强制戒毒后,康复的朋朋远赴南方打工。没想到两年后,他复吸了。
一连数天,儿子那句“戒毒真的好难”的话一直在刘克香的耳边萦绕。刘克香又痛又恨。痛的是儿子两度遭遇毒品戕害,儿媳和年幼的孙女也跟着提心吊胆,恨的则是毒品。
“毒品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诱惑性?怎样才能根治?”刘克香想彻底了解毒品,以便儿子出来后,对症下药帮扶教育。
为此,刘克香除了继续从报纸、杂志、网络上收集各种与禁毒有关的文字、图片和新闻之外,还格外留意收藏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史料,比如禁毒布告。
有一次,在武汉收藏市场,刘克香发现了一张民国时期的禁毒布告。摊主开价6000元。当时,刘克香手里只有1000元。无奈之下,他在收藏市场找遍朋友,东挪西凑,最终以4000元买下了那份布告。
儿子复吸入狱的当年,刘克香为了收集关于禁毒的资料,花费了4万余元。这对于他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2011年,朋朋再次戒毒成功后,刘克香仍然乐观不起来。
辗转反侧之余,刘克香萌生了一个想法:带上儿子,开启“禁毒万里行”,把自己多年来收集的禁毒资料在全国各地展出,也让朋朋脱离熟人圈子,铲除复吸的土壤。
那天晚上,父子俩秉烛夜谈。朋朋听说父亲要带自己东奔西跑,当即就不乐意了:“我已经戒了,您是信不过我吗?”刘克香说:“爸爸不是信不过你,是信不过人性的弱点。”
儿子的工作,刘克香一做就是很久。其间,他积极准备“禁毒万里行”需要的资料、设备,了解相关政策、法律,查询即将行走的路线、轨迹。
2012年,小孙女出生了。看着小孙女粉嘟嘟的小脸蛋,刘克香“禁毒万里行”的想法更为迫切。他将位于武汉古玩市场的门店转让出去,用这笔钱购买了一辆面包车,而后在车身挂上“禁毒万里行”横幅,车内放置箱子、小桌子、小板凳、铁夹子、尼龙绳,以及多年来收集的各种禁毒资料等。
一切准备就绪后,刘克香对儿子说:“我不会开车,而且装资料的箱子有七八十斤重,我一个人也搬不动,我需要你帮忙。”见68岁高龄的父亲决心如此之大,朋朋只好妥协。
2014年10月的一天,刘克香和朋朋来到了他们“禁毒万里行”的第一站:石首市文化广场。父子俩将1000件禁毒宣传资料,依次用80多块展板悬挂出来。展览引来诸多路人好奇的目光,但很少有人停下来仔细观看。
不巧的是,那天的风特别大,展牌被吹得七零八落。在追捡展牌的过程中,刘克香还摔了一个跟头,所幸只受了点皮外伤。
朋朋扶起父亲的同时,嘴里嘟哝着:“我说不搞吧,吃亏不讨好。”刘克香对儿子说:“个人搞禁毒宣传,在当下还是个新鲜事物,总要有一个被逐渐接受的过程。”朋朋撇了撇嘴,没再言语。
父子一路相伴,何惧“黄沙万里长”
尽管出师不利,刘克香并不气馁。
很快,石首市相关部门就获悉了此事。在刘克香首次展览的第二天,市政法委、公安局、司法局等领导赶到现场,对刘克香的禁毒宣传行为给予充分肯定,市禁毒办公室还积极为他提供更多的禁毒方面的资料和装备。
所有这一切,给了父子俩极大的鼓励。刘克香对儿子说:“我就说了,会有办法的。这不,援军来了。”
2014年冬天,刘克香和朋朋开着“禁毒宣传万里行”面包车,先后在石首市小河口、东升、高基庙、高陵和南口等乡镇开展了禁毒宣传。每到一处,参观者十分踊跃。
在东升镇街道展出时,一位妈妈拉着刚刚染上毒瘾的儿子来参观,刘克香耐心地一个展牌一个展牌讲解。那个妈妈一边听一边抹眼泪。刘克香发现,朋朋也一直在旁听自己的讲解。那个母亲的眼泪,显然给了他巨大的震撼。
在高基庙街道展览时,正值数九寒天,冷风刺骨。年近古稀的刘克香不慎感冒,头痛欲裂。医生给他开了一个星期的吊针,同时叮嘱他务必注意保暖、休息。
可刚打了3天的针,病情稍有好转,刘克香便拉着儿子去展览,朋朋劝说:“要不休息两天吧?”刘克香摇头:“不能停。马上快过年了,在外的游子们陆陆续续返乡归来。这个时候展览,看的人多,收到的效果会更好。”
2015年春节前夕,刘克香带着儿子开车来到了广东东莞虎门镇。在他的心目中,虎门无疑是他心中的禁毒“圣地”。在林则徐销烟原址等地,刘克香连续举办了三天禁毒展览,引起了强烈反响。当地禁毒部门特地组织义工座谈会,请刘克香一起交流禁毒宣传经验体会。
往返石首和东莞,父子俩花了6000余元。当年,刘克香每月的退休工资只有1400余元。回家后,老伴难免埋怨:“搞个禁毒万里行,把这点积蓄花光了,把我的退休金也贴进去了,我看你就是个‘黑包’(傻瓜)。”
从此,“刘黑包”成了刘克香的绰号。
老伴的不理解、旁人的嘲笑,都没有挡住刘克香“万里行”的脚步。
就这样,刘克香和儿子一起开着他们那辆“禁毒万里行”的“大篷车”,从湖北到湖南,从广东到广西,又从河南到陕西、甘肃、内蒙古。一路上,跨长江,过黄河,穿越漫漫沙漠与茫茫草原,行程高达两万公里。
在甘肃与内蒙古交界处,父子俩经历过一次生死之劫。
那天,朋朋开着车,从甘肃奔向内蒙古。途经沙漠时,突然刮起了沙尘暴。刹那间,遮天蔽日的黄沙迎面扑来,面包车被吹得左右摇摆。沙子不停地敲打在车身上,噼噼啪啪作响。
刘克香心想:“完了,我和儿子今天恐怕要交待在这里了。”看看驾驶座上的儿子,他紧盯着方向盘,努力控制着汽车,刘克香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胳膊,向他传递着父爱的温暖。
幸运的是,大约10分钟后,这场似乎要吞噬一切的沙尘暴停了下来。父子俩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对方,发现彼此眼里都有亮晶晶的东西在闪动。
2016年正月十六,刘克香带着儿子在石首市界山口社区悬挂禁毒宣传标语时,不慎从高处坠落。朋朋赶紧将父亲火速送到人民医院。
经诊断,刘克香的大腿被摔成粉碎性骨折。剧烈的疼痛让他满头大汗,他一边吸气一边念叨:“哎哟,这可怎么得了啊!”医生安慰他:“没事的,我会帮您把骨头接上,以后还有架拐行走的可能性。”
刘克香哭笑不得:“我不是为腿伤着急,是为明天的事情着急。明天,我在社区有个禁毒展览,有很多单位的领导和员工要来参观。我要是躺在这里,岂不误了大事!”朋朋赶紧向父亲保证:“有我在现场,您安心地治伤。”
第二天一大早,当参观者来到界山口社区广场时,一块块禁毒展牌像往常一样摆得整整齐齐。石首市委政法委领导目睹此情此景感叹道:“刘老舍命搞禁毒宣传,真是一个铁人!”
先行者的力量:微光照亮一座城
在医院的精心治疗下,刘克香的腿伤基本治愈,但还是落下了常年麻木的后遗症,那只受伤的腿“能够预测天气预报”。
尽管刘克香无法像以前那样“万里行”了,但他从事禁毒宣传的义举仍在继续。他租来临街门店,改造成禁毒宣传地,在门店里摆满了禁毒宣传资料,并挂上“刘克香禁毒工作室”(后改为“刘克香法治禁毒工作室”)牌子,成为全省最早开“禁毒工作室”的志愿者。
很快,“刘克香禁毒工作室”成为当地综治委、禁毒委、关工委和普法办的挂牌宣传教育基地。相关部门积极为刘克香提供免费门店,工作室的宣传内容也渐渐从禁毒宣传向普法宣传扩展,带动一大批志愿者加入法治宣传行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蔡德云、退休老干部郑文汉等一批老同志纷纷加入工作室,成为法律和禁毒志愿者。
其间,朋朋和妻子远赴陕西西安,和当地一家公司合作经营生态农场。
父子俩虽然不在同一地,但每天都保持着电话和微信联系。父亲鼓励儿子踏实工作,儿子则支持父亲继续他的志愿活动。
在禁毒宣传中,刘克香发现,不少像儿子这样的戒毒康复人员在就业方面非常难,即使被接受,也总被人戴有色眼镜看。
“能否将几个康复人员组织在一起,创办一个洗车场?既解决工作问题,又能巩固戒毒效果。”刘克香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远在西安的儿子,他表示同意。
经费再次成为“拦路虎”。这些年,刘克香带着朋朋搞“禁毒万里行”,父子俩周一至周五搞禁毒宣传,周六和周日则经营票证挣钱,勉强解决宣传经费的问题。可当下洗车场的创办经费不是一个小数目,该怎么解决呢?
此时,刘克香拿出了12000元,志愿者中的其他几名退休干部、退役军人、爱心联盟志愿者主动解囊相助,几名康复人员也得到家人支持参加筹款。
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洗车场最终定名为“爱回首”,寓意“用爱心呼唤浪子回首”。
2022年4月初,在石首市委政法委、石首市禁毒办、关工委、绣林街道办事处等单位的支持见证下,“爱回首”洗车场正式开业。
康复人员小吕是洗车场的员工之一。他因吸毒导致妻离子散,虽然戒毒成功,却又患上了酒精依赖症,一旦喝醉后便六亲不认。
一天深夜,小吕醉醺醺从家里跑到街上受了伤,被人送到医院。住院的小吕身无分文,四处打电话,无人愿意管,便想到了刘克香。
尽管已是凌晨时分,接到电话的刘克香仍从床上一跃而起,直奔医院。医护人员问他是伤者什么人,刘克香说:“他是我单位的员工,他的医疗费我负责!”
看着年近耄耋的刘克香拖着疲惫的身躯从楼上跑到楼下,小吕不禁泪雨潸然:“说实话,起初我以为洗车场就是一个变相的劳改场,因为连家属都远离我们,不会有谁真心对我们。但从您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以诚相待。”
从洗车场创办至今,刘克香一分钱没挣,反而先后垫付了10万余元。尽管如此,他仍然觉得值得。
2024年5月,经上级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刘克香禁毒工作志愿者协会”正式注册成立,注册成员达60多人。团队宣传内容已经从禁毒发展到反诈、反校园欺凌、防沉迷网络、防溺水、扫黄打非、学习雷锋精神以及红色记忆等,宣传形式也从单纯的展板宣传到文艺汇演、宣讲和放电影等多种形式。
7月,“刘克香禁毒工作志愿者协会”成立大会隆重举行。刘克香手持渔鼓,深情演唱:“儿子染上了吸毒,害爹娘啊……挽救了一个家庭,就平安了一个社区……”
如今,石首禁毒形势早已得到了彻底改变:吸毒在册人数近十年间下降了三分之二,因涉毒引发的刑事、治安案件下降了八成,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上升。
基于刘克香为禁毒事业做出的特殊贡献,组织上先后授予他“感动荆州年度人物”“湖北省禁毒先进个人及禁毒先锋”“全国禁毒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24年10月,刘克香被评为2024年第三季度“湖北好人”。获评当晚,在网上看到消息的朋朋,从西安给父亲发来祝贺的微信:“爸爸,您真行!”刘克香回复:“儿子,名利对于我这个快80岁的老人来说,就是浮云。我最在意的其实还是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编辑/戴志军
从小家到大家,开启人生新副本
2009年的一天,在武汉市徐东古玩市场经营票证的刘克香,接到石首市公安局打来的电话,他那有吸毒前科的儿子朋朋(化名),因复吸再次被抓了。
刘克香放下手头的所有事务,急匆匆地赶回老家。在戒毒所里,面对父亲的厉声斥责,朋朋痛哭流涕:“爸,不是我不想改好,只是戒毒真的好难啊……”
出生于1946年的刘克香,本来是湖北省石首市小河镇综合服务厂的一名普通职工。因公司效益不好,他于1993年被迫下海,远赴武汉从事起了票证经营。
2002年6月26日,刘克香目睹了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惩处了一批毒贩,其中一个被枪毙的毒贩才20多岁。深受震撼的他,将刊登有这条新闻的报纸精心收藏了起来。
令刘克香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005年,28岁的儿子朋朋竟然因吸毒被抓!
原来,石首地处湘鄂两省交界处,当时的毒贩钻管理与法律上的漏洞,活动十分猖獗。而刘克香常年在武汉,疏于对儿子的管教,让不法分子得以频繁接触朋朋,并将他拉下了水。
在北京接受两年强制戒毒后,康复的朋朋远赴南方打工。没想到两年后,他复吸了。
一连数天,儿子那句“戒毒真的好难”的话一直在刘克香的耳边萦绕。刘克香又痛又恨。痛的是儿子两度遭遇毒品戕害,儿媳和年幼的孙女也跟着提心吊胆,恨的则是毒品。
“毒品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诱惑性?怎样才能根治?”刘克香想彻底了解毒品,以便儿子出来后,对症下药帮扶教育。
为此,刘克香除了继续从报纸、杂志、网络上收集各种与禁毒有关的文字、图片和新闻之外,还格外留意收藏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史料,比如禁毒布告。
有一次,在武汉收藏市场,刘克香发现了一张民国时期的禁毒布告。摊主开价6000元。当时,刘克香手里只有1000元。无奈之下,他在收藏市场找遍朋友,东挪西凑,最终以4000元买下了那份布告。
儿子复吸入狱的当年,刘克香为了收集关于禁毒的资料,花费了4万余元。这对于他这样的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2011年,朋朋再次戒毒成功后,刘克香仍然乐观不起来。
辗转反侧之余,刘克香萌生了一个想法:带上儿子,开启“禁毒万里行”,把自己多年来收集的禁毒资料在全国各地展出,也让朋朋脱离熟人圈子,铲除复吸的土壤。
那天晚上,父子俩秉烛夜谈。朋朋听说父亲要带自己东奔西跑,当即就不乐意了:“我已经戒了,您是信不过我吗?”刘克香说:“爸爸不是信不过你,是信不过人性的弱点。”
儿子的工作,刘克香一做就是很久。其间,他积极准备“禁毒万里行”需要的资料、设备,了解相关政策、法律,查询即将行走的路线、轨迹。
2012年,小孙女出生了。看着小孙女粉嘟嘟的小脸蛋,刘克香“禁毒万里行”的想法更为迫切。他将位于武汉古玩市场的门店转让出去,用这笔钱购买了一辆面包车,而后在车身挂上“禁毒万里行”横幅,车内放置箱子、小桌子、小板凳、铁夹子、尼龙绳,以及多年来收集的各种禁毒资料等。
一切准备就绪后,刘克香对儿子说:“我不会开车,而且装资料的箱子有七八十斤重,我一个人也搬不动,我需要你帮忙。”见68岁高龄的父亲决心如此之大,朋朋只好妥协。
2014年10月的一天,刘克香和朋朋来到了他们“禁毒万里行”的第一站:石首市文化广场。父子俩将1000件禁毒宣传资料,依次用80多块展板悬挂出来。展览引来诸多路人好奇的目光,但很少有人停下来仔细观看。
不巧的是,那天的风特别大,展牌被吹得七零八落。在追捡展牌的过程中,刘克香还摔了一个跟头,所幸只受了点皮外伤。
朋朋扶起父亲的同时,嘴里嘟哝着:“我说不搞吧,吃亏不讨好。”刘克香对儿子说:“个人搞禁毒宣传,在当下还是个新鲜事物,总要有一个被逐渐接受的过程。”朋朋撇了撇嘴,没再言语。
父子一路相伴,何惧“黄沙万里长”
尽管出师不利,刘克香并不气馁。
很快,石首市相关部门就获悉了此事。在刘克香首次展览的第二天,市政法委、公安局、司法局等领导赶到现场,对刘克香的禁毒宣传行为给予充分肯定,市禁毒办公室还积极为他提供更多的禁毒方面的资料和装备。
所有这一切,给了父子俩极大的鼓励。刘克香对儿子说:“我就说了,会有办法的。这不,援军来了。”
2014年冬天,刘克香和朋朋开着“禁毒宣传万里行”面包车,先后在石首市小河口、东升、高基庙、高陵和南口等乡镇开展了禁毒宣传。每到一处,参观者十分踊跃。
在东升镇街道展出时,一位妈妈拉着刚刚染上毒瘾的儿子来参观,刘克香耐心地一个展牌一个展牌讲解。那个妈妈一边听一边抹眼泪。刘克香发现,朋朋也一直在旁听自己的讲解。那个母亲的眼泪,显然给了他巨大的震撼。
在高基庙街道展览时,正值数九寒天,冷风刺骨。年近古稀的刘克香不慎感冒,头痛欲裂。医生给他开了一个星期的吊针,同时叮嘱他务必注意保暖、休息。
可刚打了3天的针,病情稍有好转,刘克香便拉着儿子去展览,朋朋劝说:“要不休息两天吧?”刘克香摇头:“不能停。马上快过年了,在外的游子们陆陆续续返乡归来。这个时候展览,看的人多,收到的效果会更好。”
2015年春节前夕,刘克香带着儿子开车来到了广东东莞虎门镇。在他的心目中,虎门无疑是他心中的禁毒“圣地”。在林则徐销烟原址等地,刘克香连续举办了三天禁毒展览,引起了强烈反响。当地禁毒部门特地组织义工座谈会,请刘克香一起交流禁毒宣传经验体会。
往返石首和东莞,父子俩花了6000余元。当年,刘克香每月的退休工资只有1400余元。回家后,老伴难免埋怨:“搞个禁毒万里行,把这点积蓄花光了,把我的退休金也贴进去了,我看你就是个‘黑包’(傻瓜)。”
从此,“刘黑包”成了刘克香的绰号。
老伴的不理解、旁人的嘲笑,都没有挡住刘克香“万里行”的脚步。
就这样,刘克香和儿子一起开着他们那辆“禁毒万里行”的“大篷车”,从湖北到湖南,从广东到广西,又从河南到陕西、甘肃、内蒙古。一路上,跨长江,过黄河,穿越漫漫沙漠与茫茫草原,行程高达两万公里。
在甘肃与内蒙古交界处,父子俩经历过一次生死之劫。
那天,朋朋开着车,从甘肃奔向内蒙古。途经沙漠时,突然刮起了沙尘暴。刹那间,遮天蔽日的黄沙迎面扑来,面包车被吹得左右摇摆。沙子不停地敲打在车身上,噼噼啪啪作响。
刘克香心想:“完了,我和儿子今天恐怕要交待在这里了。”看看驾驶座上的儿子,他紧盯着方向盘,努力控制着汽车,刘克香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胳膊,向他传递着父爱的温暖。
幸运的是,大约10分钟后,这场似乎要吞噬一切的沙尘暴停了下来。父子俩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对方,发现彼此眼里都有亮晶晶的东西在闪动。
2016年正月十六,刘克香带着儿子在石首市界山口社区悬挂禁毒宣传标语时,不慎从高处坠落。朋朋赶紧将父亲火速送到人民医院。
经诊断,刘克香的大腿被摔成粉碎性骨折。剧烈的疼痛让他满头大汗,他一边吸气一边念叨:“哎哟,这可怎么得了啊!”医生安慰他:“没事的,我会帮您把骨头接上,以后还有架拐行走的可能性。”
刘克香哭笑不得:“我不是为腿伤着急,是为明天的事情着急。明天,我在社区有个禁毒展览,有很多单位的领导和员工要来参观。我要是躺在这里,岂不误了大事!”朋朋赶紧向父亲保证:“有我在现场,您安心地治伤。”
第二天一大早,当参观者来到界山口社区广场时,一块块禁毒展牌像往常一样摆得整整齐齐。石首市委政法委领导目睹此情此景感叹道:“刘老舍命搞禁毒宣传,真是一个铁人!”
先行者的力量:微光照亮一座城
在医院的精心治疗下,刘克香的腿伤基本治愈,但还是落下了常年麻木的后遗症,那只受伤的腿“能够预测天气预报”。
尽管刘克香无法像以前那样“万里行”了,但他从事禁毒宣传的义举仍在继续。他租来临街门店,改造成禁毒宣传地,在门店里摆满了禁毒宣传资料,并挂上“刘克香禁毒工作室”(后改为“刘克香法治禁毒工作室”)牌子,成为全省最早开“禁毒工作室”的志愿者。
很快,“刘克香禁毒工作室”成为当地综治委、禁毒委、关工委和普法办的挂牌宣传教育基地。相关部门积极为刘克香提供免费门店,工作室的宣传内容也渐渐从禁毒宣传向普法宣传扩展,带动一大批志愿者加入法治宣传行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蔡德云、退休老干部郑文汉等一批老同志纷纷加入工作室,成为法律和禁毒志愿者。
其间,朋朋和妻子远赴陕西西安,和当地一家公司合作经营生态农场。
父子俩虽然不在同一地,但每天都保持着电话和微信联系。父亲鼓励儿子踏实工作,儿子则支持父亲继续他的志愿活动。
在禁毒宣传中,刘克香发现,不少像儿子这样的戒毒康复人员在就业方面非常难,即使被接受,也总被人戴有色眼镜看。
“能否将几个康复人员组织在一起,创办一个洗车场?既解决工作问题,又能巩固戒毒效果。”刘克香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远在西安的儿子,他表示同意。
经费再次成为“拦路虎”。这些年,刘克香带着朋朋搞“禁毒万里行”,父子俩周一至周五搞禁毒宣传,周六和周日则经营票证挣钱,勉强解决宣传经费的问题。可当下洗车场的创办经费不是一个小数目,该怎么解决呢?
此时,刘克香拿出了12000元,志愿者中的其他几名退休干部、退役军人、爱心联盟志愿者主动解囊相助,几名康复人员也得到家人支持参加筹款。
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洗车场最终定名为“爱回首”,寓意“用爱心呼唤浪子回首”。
2022年4月初,在石首市委政法委、石首市禁毒办、关工委、绣林街道办事处等单位的支持见证下,“爱回首”洗车场正式开业。
康复人员小吕是洗车场的员工之一。他因吸毒导致妻离子散,虽然戒毒成功,却又患上了酒精依赖症,一旦喝醉后便六亲不认。
一天深夜,小吕醉醺醺从家里跑到街上受了伤,被人送到医院。住院的小吕身无分文,四处打电话,无人愿意管,便想到了刘克香。
尽管已是凌晨时分,接到电话的刘克香仍从床上一跃而起,直奔医院。医护人员问他是伤者什么人,刘克香说:“他是我单位的员工,他的医疗费我负责!”
看着年近耄耋的刘克香拖着疲惫的身躯从楼上跑到楼下,小吕不禁泪雨潸然:“说实话,起初我以为洗车场就是一个变相的劳改场,因为连家属都远离我们,不会有谁真心对我们。但从您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以诚相待。”
从洗车场创办至今,刘克香一分钱没挣,反而先后垫付了10万余元。尽管如此,他仍然觉得值得。
2024年5月,经上级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刘克香禁毒工作志愿者协会”正式注册成立,注册成员达60多人。团队宣传内容已经从禁毒发展到反诈、反校园欺凌、防沉迷网络、防溺水、扫黄打非、学习雷锋精神以及红色记忆等,宣传形式也从单纯的展板宣传到文艺汇演、宣讲和放电影等多种形式。
7月,“刘克香禁毒工作志愿者协会”成立大会隆重举行。刘克香手持渔鼓,深情演唱:“儿子染上了吸毒,害爹娘啊……挽救了一个家庭,就平安了一个社区……”
如今,石首禁毒形势早已得到了彻底改变:吸毒在册人数近十年间下降了三分之二,因涉毒引发的刑事、治安案件下降了八成,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上升。
基于刘克香为禁毒事业做出的特殊贡献,组织上先后授予他“感动荆州年度人物”“湖北省禁毒先进个人及禁毒先锋”“全国禁毒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24年10月,刘克香被评为2024年第三季度“湖北好人”。获评当晚,在网上看到消息的朋朋,从西安给父亲发来祝贺的微信:“爸爸,您真行!”刘克香回复:“儿子,名利对于我这个快80岁的老人来说,就是浮云。我最在意的其实还是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编辑/戴志军